“对于能不能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的问题,大家的回答是肯定的”是不是病句
(2017-08-25 15:04:37)
语文试题真有病之病句一例
“对于能不能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的问题,大家的回答是肯定的”是不是病句
宝泉岭高级中学 董汉生 原创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除了听说读写什么训练之外,不可回避的是,有大量的时间用在了答卷解题上,某种程度上,考试成绩的高低一直在评价着语文老师能力的高低。而试题的来源,除了少数是出题者自己改编和独著之外,绝大多数的题目都来自于这个世上无形的题库——或许是网络上的题目,或许是某本资料上的题目,或许是……当然,其他科目也是这种情况。
而这无形的题库当中的一些题目和解析,如果质量不过关,如果编选题目的老师不够细心或自己的辨识力不够而编选了这些不好的题目,在老师讲解的时候,不细心思考的学生跟着老师人云亦云,而有思辨力的学生若得不到老师有力的说服,即便在老师的威压之下不再口头质疑,也会在心里看轻这门学科。我们在这里轻描淡写的说这种现象,而对于有思考力的学生来说,不啻世界的黑白颠倒。
所以纠正这无形的题库中的一些题目及其解释,迫在眉睫。虽然笔者对于完全改掉这无形题库中的题目不能做到,无能为力,那些错题及解释依然会广泛存在于各种空间,但是我依然要把声音发出去,期待让更多的人看到,尽量占有这无形题库中的空间,进而压缩错题及其解释被使用的空间。
本文论述病句题目“对于能不能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的问题,大家的回答是肯定的”是不是病句的问题。
这道题目所给的答案认为是病句,没有过多解释,笔者所在办公室的几位老师都认为是病句,认为是歧义句。理由是:肯定了什么呀?肯定能还是肯定不能啊?表意不明。
有点道理,但我用替换法换了个句子问道:“对于他是不是坏人的问题,大家的回答是否定的”这句是不是表意不明,这些老师又都说不是表意不明,不存在歧义。岂不怪哉?
以上只是说明了某些人在解释的时候出现了无法自圆其说的现象,反复思考后,笔者对这个句子的认识是:
首先,基于允许“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我的回答是否定的”两句属性相同类型相同的判断,即认可社会上存在的这两种说法,大意是: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就是“是”,就是“能”,就是“愿意”,就是“可以”,就是……而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就是“不是”,就是“不能”,就是“不愿意”,就是“不可以”……那么这个句子不是病句,原句的回答就是“能”。
第二,也许有些人认为,“肯定”一词不能换成“否定”,前者的义项有一个“确定、明确”的内容,而后者没有此义项。即“我肯定会同意”“情况肯定是有利的”等句子中“肯定”一词不能换成“否定”,而题目本身就是这个义项的“肯定”。那么退一步讲,基于这个有理的认识,则那道题目等同于:对于能不能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的问题,大家的回答是明确的,是确定的。那么这个句子是表意不明吗?不是,句子表意很清楚,只是没有回答问题罢了,没有说明是“能”或者“不能”,但不代表不说清楚就是病句啊,如同“他是不是老师这个问题,我知道。”这句虽然没有说明“是”或者“不是”,但这不是病句一样。
第三,再也许,也许有人指出:“以上你认可了两种关于“肯定”的解释,不正说明这句话表意不明吗?这句话可以表达以上两种当中的任意一种,正是歧义啊。”这种说法我无法回避,所以我认可,歧义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