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奥数解析(四十二)还原与倒推(上)
标签:
四年级奥数 |
分类: 四年级奥数&课件 |
四年级奥数解析(四十二)还原与倒推(上)
《奥赛天天练》第42讲《还原与倒推》、第43讲《列表倒推》。
已知一个数或一些数的变化过程和最后的结果,求原来的数(或原来的状况),数学上称这类问题为还原问题。
简单的还原问题,常常运用加与减、乘与除之间的互为逆运算关系,从后到前一步一步地推算:乘法用除法还原,除法用乘法还原, 原来是乘(或除)以几,还原时就除(或乘)以几;加法用减法还原,减法用加法还原,原来是加上(或减去)几,还原时就减去(或加上)几。
较复杂的还原问题,步骤较多,数据较多,需要借助画图或表格倒推,以便于理清每一步的数量关系,还可以利用表格进行验算。
《奥赛天天练》第42讲,模仿训练,练习1
【题目】:
某数加上8,乘以8,减去8,除以8,结果还是8,问这个数是多少?
【解析】:
从结果出发一步步倒推:(8×8+8)÷8-8=1。
《奥赛天天练》第42讲,模仿训练,练习2
【题目】:
甲、乙、丙、3人共有图书120本,乙向甲借3本后,又送给丙5本,结果3人图书数相等,问甲、乙、丙3人原来各有多少本图书?
【解析】:
最后结果是“3人图书数相等”,即每人:120÷3=40(本)。
分别倒推还原:
甲借出3本,剩下40本,甲原有图书:40+3=43(本)。
丙增加5本,才有40本,丙原有图书:40-5=35(本)。
乙有图书:120-43-35=42(本)
或:40-3+5=42(本)。
《奥赛天天练》第42讲,巩固训练,习题1
【题目】:
树林里放着一堆香蕉,有100个猴子轮流从香蕉堆里取香蕉,取的规则是:每次都要拿出这堆香蕉总数的一半,然后再放回一个,直到所有的猴子都取过为止,地上还剩两个香蕉,问地上原有多少香蕉?
【解析】:
最后的结果是最后一只猴子取过后,再放回一个,地上还剩下的两个香蕉,从最后结果往前逐步推理,如下图:
可以推出最后一只猴取香蕉之前地上就只有两个香蕉,小猴拿走一半就是1个,再放回1个,地上还是2个香蕉。同理可以推出,倒数第二只小猴取香蕉之前地上也是2个香蕉;倒数第三只小猴取香蕉之前地上也是2个香蕉……
即每只小猴取之前地上都是2个香蕉,第一只小猴取之前,地上原有香蕉就是2个。
《奥赛天天练》第42讲,巩固训练,习题2
【题目】:
杰尼斯进了一家商店,花了所带钱的一半,然后又花了10元钱,又进了另一家商店,花了余下钱的一半之后,又花了10元钱,这时他没钱了。问杰尼斯进第一家商店之前带了多少钱?
【解析】:
画出线段图,帮助分析:
如上图,第二次又花的10元钱,就是出第一家商店时,剩下的钱数的另一半,则出第一家商店时,还剩下:10×2=20(元)。
即在第一家用掉总钱数的一半,再花10元后,还剩下20元,所以总钱数的另一半是:10+20=30(元)。
所以杰尼斯进第一家商店之前,总钱数为:30×2=60(元)。
《奥赛天天练》第42讲,拓展提高,习题1
【题目】:
甲、乙、丙、丁4人共有玻璃弹子100颗,甲给乙13颗,乙给丙18颗,丙给丁16颗,丁给甲2颗后,4人的弹子数相等,他们原来各有弹子多少颗?
【解析】:
最后结果是“4人的弹子数相等”,即每人:100÷4=25(颗)。
分别倒推还原:
甲先给出13颗,再收到2颗,甲原有弹子:25-2+13=36(颗)。
乙先收到13颗,再给出18颗,乙原有弹子:25+18-13=30(颗)。
丙先收到18颗,再给出16颗,丙原有弹子:25+16-18=23(颗)。
丁先收到16颗,再给出2颗,丁原有弹子:25+2-16=11(颗)。
《奥赛天天练》第42讲,拓展提高,习题2
【题目】:
从第一堆梨中拿一半放入第二堆,拿35个放入第三堆,再拿出剩下中的一半放入第四堆,最后又吃掉第一堆中的两个梨,这时第一堆中还有48个,求原来第一堆中有梨多少个?
【解析】:
最后剩下48个梨,从这儿开始逐步往回推理:
吃掉2个梨之前,第一堆有梨:48+2=50(个);
放入第四堆之前,第一堆有梨:50×2=100(个);
放入第三堆之前,第一堆有梨:100+35=135(个);
放入第二堆之前,即第一堆原有梨:135×2=270(个)。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