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光绪元宝造币总厂最新成交拍卖价格多少?

(2017-08-21 17:58:40)
标签:

价格

历史

钱币

收藏

文化


从古到今,人们就有储蓄钱币的传统习俗,据了解,钱币收藏一般分为纸币、金银纪念币和古钱币三大类,而古钱币中银元一直是一大热点。因为银元材质珍贵,艺术价值高。同时,银币制作量比古钱和民国纸币少得多,加上清末、民国战乱连连等因素,一些较珍贵的银元品种存世量已稀少。

 

 

 

  光绪元宝是清代光绪年间特有的一种货币。有着清朝货币特征,由于当时时局不稳定,因此几乎在全国的各个省都有专门的货币铸造厂。因此我们会发现那个时代的货币上都有鲜明的铸字,标明是哪个省的造币厂铸造的。上图这款光绪元宝,直径:2.7厘米,200万。品相完好,字体清晰,形制规整,质地优良,字体笔法流畅,纹饰刻制工细,此种钱币存世量稀少,有较高的收藏价值,我们可以看出这枚铜币保存得非常完好,铸字非常清晰,具有鲜明的特色。

 

http://s1/mw690/006UP49Lzy7dCfypoPu50&690

  古钱币收藏是当今收藏界的一大热门,像我们今天见得这枚铜圆这样的货币,有非常高的升值潜力和收藏价值。

 

 浙江省造、湖南省造、陕西省造的光绪元宝,价格各自都在100万元以上一枚。

  昨天,不少快报读者来电询问:为什么这三个省份的光绪元宝市价这么高?

  王玉说,道理很简单——物以稀为贵。

  湖南省造、陕西省造的光绪银元,都是样币,不曾正式流通过。至于不发行的原因,在目前国内的钱币研究资料中尚未找到答案。湖南省造的样币,相关文献中出现过,陕西省造的,。

  浙江省造的光绪元宝是进入过流通市场的,不过,流出几十枚以后,就销毁剩余的,不再制造。关于原因,这依然是钱币学界的一个谜,传说是因为分量不足。

  最早发行的光绪元宝是广东省造的,后来各省相继仿效。尤其是在工业基础较好的地方。湖北、广东的之所以价格相对低,就是因为发行量多,这和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的领导有关系,他曾任两广总督,后调任湖广总督。

  “任何银元都是以一块钱为标准,这里说的都是面值为一圆的光绪元宝。”王玉补充,一圆钱的光绪元宝重量为7钱2分,也有一部分是“半圆”(好比现在说的五毛钱)的,重量是3钱6分。但是数量比“一圆”少。

价格方面,广东省造、湖北省造的“半圆”是“一圆”的3倍,浙江省造的“半圆”尽管没有销毁,但是流通数量不多

 


光绪元宝近期拍卖如下:

拍品名称                成交价(万)       拍卖日期


光绪元宝(广东省造 库平重壹两)-----------256万------------2014-05-20

西藏壹两(光绪元宝 官局炉铸)-------------355万------------2014-01-19

光绪元宝 (广东省造 库平重壹两)----------462万 -----------2013-05-17

光绪元宝(湖北省造 库平七钱二)-----------308万------------2014-09-06

光绪元宝(广东省造 库平七钱二)-----------856万 -----------2013-10-03

光绪元宝 大清镇库铜币)--------------------455万 -----------2013-10-15

光绪元宝(四川省造 当十)-----------------420万------------2013-09-16

光绪元宝钱币一组--------------------------790万 -----------2014-06-21


 清末铜价剧涨,民间毁钱为铜,以获数倍之利,市面出现钱荒。广东因停铸制钱,市面制钱日乏,小额流通十分不便。为救钱荒,同时受香港铜元及外币影响,光绪26年6月,两广总督德寿与前总督李鸿章奏准广东仿香港铜仙铸造机制铜元。故清代机制铜元的铸造由广东伊始 在2013年最为轰动的莫过于是一枚品相完好的“光绪元宝”拍出200万的天价,学者认为,“光绪元宝”收藏价值难以估量,是古玩收藏市场的“偏门”,如今“光绪元宝”收藏市场极度火热。

郑重提示:

1,不收购,不上门
2,赝品与当代工艺品不合作
3,动物器脏产物不合作
4,鉴定估价请带实物至公司,图片不估价

高品质藏品咨询,鉴定热线17512071717(微信)

台湾大型交易会,深圳文博会新加坡艺术展,将于2017年8月—2017年11月举行,随后移师巴黎庞毕度中心、纽约大都会艺术交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