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人物画精选 [第21集]
(57幅)
(图片引用网络)
金
农......1 幅
余
集......1 幅
吴昌硕......1 幅
刘子久......2
幅
徐
操......1 幅
谢之光......11幅
宋吟可......6
幅
蒋兆和......3 幅
陈少梅......1
幅
孙竹籬......3
幅
孙云生......7
幅
盧
沉......5
幅
王超然......6
幅
徐 茜......3 幅
周思聪......7 幅
————————————————————————————————
金 农 1
幅
赏梅图
金
农(1687—1763)作
金
农(1687—1763),字寿门、司农等,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
金农虽博学多才,却一生坎坷。他应试未中,遂周游各地,晚寓扬州,卖书画自给。其工于诗文书画,并精于鉴别。书法创扁笔书体“漆书”,兼有楷、隶体势。其画造型奇古,善用淡墨干笔作花卉小品,尤工画梅,主要作品有《东萼吐华图》《空捍如洒图》等。其学问渊博、见识广博、书法功力深厚,终成一代名家。
———————————————————————————————————————
余 集 1 幅
https://p0.itc.cn/q_70/images03/20210204/2dcda03334274a95bf9091310627a127.jpeg
梅下赏月图
{清} 余
集(1738—1823)作
余
集(1738—1823),生于清高宗乾隆三年,卒于宣宗道光三年,享年八十六岁。乾隆三十一年(1766)进士,候选知县,官至侍讲学士。三十八年(1773),与邵晋涵、周永年、戴震、杨昌霖同荐修《四库全书》,授翰林院编修,人称“五征官”。累迁至侍读学士。告归后,出主大梁书院八载,日以文艺自娱。性醇正高介,尤好引掖后进。道光二年(1822),重赴鹿鸣,惟集与潘奕隽两人,时称“吴越二老先生”。 余集博学多艺,工诗古文词,作诗神韵间远,不屑庸词俗语,画山水多秀逸别致,有“山光在掌、云气生衣”之韵致。尤善画人物,所画仕女,风神闲静,绝无粉脂气,因此人送雅号“余美人”,但不轻易为人作画。兼长花卉禽鸟,无不妙趣横生。晚年,只写兰竹,风神淡逸。书法古朴而秀润,曾书孙退谷所作《庚子销夏记》精刊行世。年八十余,尚能作蝇头小楷。
———————————————————————————————————————
吴昌硕 1
幅https://p8.itc.cn/q_70/images03/20211128/0c9c42181552430eb081a3945b8bc031.jpeg
灯下观书图
吴昌硕(1864—1927)作
————————————————————————————————————-——
刘子久 2 幅
刘子久(1891—1975)作
刘子久(1891—1975)作
———————————————————————————————————————————
徐 操 1
幅
徐
操 (1899—1961),字燕孙,生于北〇京,河北深县徐家湾人,我国著名的人物画家。画艺娴熟,弟子众多,主要擅长画人物故事、古装仕女,工笔、写意、白描、重彩,样样精能。
———————————————————————————————————————
谢之光 11 幅
谢之光(1899—1976)作
——————————————————————————————————————————
宋吟可 6
幅
梅边步月图
宋吟可
(1902—1999) 作
宋吟可 (1902—1999),原名荫科,江苏南京人,曾任中国美协第二、三届理事,中国文联委员,贵州省文联副主席,美协贵州分会主席,贵州省国画院院长。
伴梅图
宋吟可
(1902—1999) 作
梅边觅句图
宋吟可 (1902—1999) 作
雨后
宋吟可
(1902—1999) 作
长寿
宋吟可
(1902—1999) 作
———————————————————————————————————————
蒋兆和 3
幅
蒋兆和(1904—1986)作
蒋兆和(1904—1986),生于四川泸州,祖籍湖北麻城,。是我国现代卓越的人物画大师和美术教育家。他在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融合西画之长,创造性的拓展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的技巧,其造型之精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之深刻,在中国人物画史上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杜甫像
蒋兆和(1904—1986)作
太白沉思
蒋兆和(1904—1986)作
————————————————————————————————————————
陈少梅 1
幅
梅花高士图
陈少梅(1909—1954)
作
———————————————————————————————————————
孙竹籬 3 幅
孙竹篱(1909—
1989)作
孙竹篱(1909— 1989)作
孙竹篱(1909—
1989)作
———————————————————————————————————————
孙云生 7 幅
孙云生(1918—2000)作
孙云生(1918—2000),又名家瑞,河北宁河人。家学渊源,九岁从叔父启蒙习画,修临王羲之,欧阳修,苏轼,欧阳洵等名家书法,并从其母习诵近体诗。后师从王雪涛、秦仲文及胡佩衡等人,着手勾勒古人名迹,并遍临宋、元、明、清各大家。1936年,孙云生拜张大千之大风堂门下,其后追随大千先生长达四十七年,并跟随大千先生旅居巴〇西。
孙云生(1918—2000)作
孙云生(1918—2000)作
孙云生(1918—2000)作
孙云生(1918—2000)作
孙云生(1918—2000)作
————————————————————————————————————
盧 沉 5 幅
为太白造像
盧 沉( 1935—2004 )作
盧 沉(1935—2004
),中国著名国画家,江苏苏州人,著名女画家周思聪的先生。早年在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学习西〇洋绘画,1953年考入中〇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从师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刘凌沧等,1958年毕业并留校任教,后担任中〇央美术学院教授
二老对酌图
盧 沉( 1935—2004 )作
东坡先生醉归图
盧 沉( 1935—2004 )作
——————————————————————————————————————————————
周思聪 7
幅
曹雪芹先生荒郊著书图
周思聪(1939—1996)作
周思聪(1939—1996),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著名女画家。天津市宁河县人,著名画家盧沉的夫人。1955
年考入中〇央美术学院附属中学,1958
年考入中〇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得到李可染、蒋兆和、叶浅予、刘凌仓、李苦禅、郭味蕖等诸位名师指点,1963年毕业后分配到北〇京中国画院(今北京画院),为北〇京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周思聪受过严格的艺术训练,擅长水墨人物画,兼及花卉,偶作山水。造型能力强,早期作品带有一定的情节性,笔墨清新、洒脱,富有表现力。自80年代起,她又致力于自身画风的变革与探索,在作品中引入西〇方现代艺术表现形式,同时对笔墨加以提炼和强化,使之更为精练,并富有意趣。代表作有《矿工图》组画、《高原风情画》组画、《荷之系列》等。另外,她还善于油画,多表现人物风情。出版有《卢沉、周思聪作品集》、《坑夫图——周思聪画集》、《周思聪画人体》、《周思聪水墨画》、《周思聪画集》等。代表作品中国画《万寿山一角》1959
年获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银质奖章,
周思聪(1939—1996)作
周思聪(1939—1996)作
周思聪(1939—1996)作
———————————————————————————————————————————
王超然 6 幅
王超然(1965—
)作
王超然(1965—
) ,原名王增义,字超然,号逸者,了然,山东潍坊人。毕业于青岛大学美术学院,曾受教于著名画家张朋,宋新涛,王绍波老师等。中国国家画院吴悦石工作室画家吴悦石先生入室弟子。王超然擅长大写意花鸟,人物和山水,工指墨,堪称一绝,传承吴昌硕、齐白石大写意一脉,画风朴拙大气,格调高古,气象纯正,较好地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精神,呈现出淳情味厚的文人画风貌,个人风格突出。
王超然(1965—
)作
梅妻鹤子
王超然(1965—
)作
王超然(1965—
)作
拜石图
王超然( 1965—
)作
王超然( 1965—
)作
———————————————————————————————————————
徐 茜 3
幅
赏梅图
徐
茜 ,女( ?—
)作
徐 茜
,女( ?—
),出生于书香世家,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水墨研究院院士,北〇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〇京书法家协会会员,北〇京市通州区美协理事,现为北〇京市通州区文化馆美术部画家。
赏梅图
徐 茜 ,女(
)作
出游图
徐 茜 ,女(
)作
********************************************************************************************
图片源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