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字原理》

(2017-09-22 10:31:16)
标签:

写字原理

任合书法

毛笔书法

硬笔书法

练字

分类: 书法

论文题目:写字原理

    者:任合

写作时间:20156

 

第一部分  前言

 

1、本文写作的思路源自以下问题:不同书体、不同风格的字为什么具有美的共性?

2、结论是:这些字符合汉字书写的基本规律。作者称这个基本规律为“写字原理”,并在下文中予以论述。

 

第二部分  定义

 

定义一  写字

写字是在纸面上移动笔,按照顺序写出形态不同的笔画,将这些笔画有联系地组合起来,分割纸面的一定区域,最终形成字的过程。

本文将书写工具统一称为笔,将字的载体统一称为纸面。

定义二  笔画

笔画是有起点和终点的、形态不同的线条的统称。

笔画形态表现在以下方面:笔画的长短、宽窄、颜色深浅、起笔方向、行笔部分的曲直、收笔方向和笔移动速度的快慢等。

笔画分为两类:

一类是无明显转折的笔画,如“横”、“竖”、“撇”、“点”、“钩”和“提”等。其中,“钩”需要附于其他一些笔画的终点,且其长度明显短于所附笔画。

另一类是有明显转折的笔画,如“捺”、“折”和有“钩”的笔画等。这类笔画有一个乃至多个转折点。

 

第三部分  写字原理

 

第一原理  每个笔画依次按照起笔、行笔和收笔三个动作写成,三个动作均涉及笔移动的方向、距离、速度和笔对纸面的压力四个要素的变化,这些变化导致笔画形态多样化。

下面阐释第一原理。

1、一个笔画由起笔、行笔和收笔三个部分组成,分别对应起笔、行笔和收笔三个动作。

2、起笔、行笔和收笔三个动作中,笔移动方向的改变导致笔画的起笔方向、行笔部分的曲直和收笔方向产生变化。

3、笔移动的距离决定笔画的长短。笔画行笔部分的长度明显长于起笔部分和收笔部分。

4、起笔、行笔和收笔三个动作中,笔移动的速度有快慢变化。当速度快时,笔画中可能显现出细小的空白。这种形态的笔画常见于毛笔字中。

5、起笔、行笔和收笔三个动作中,笔对纸面的压力有大小变化,且变化是逐渐的。压力的改变导致笔画的宽窄和颜色深浅产生变化。

 

第二原理  一个字中每两个前后笔画之间和一篇字中每两个前后字之间,要使用无形方式或有形方式相互衔接;一篇字中每两个邻近的字,在相同或相似时要相互避让。

首先阐释第二原理“衔接”的部分。

1、一个字中,“每两个前后笔画之间”指的是:第一个笔画的终点与第二个笔画的起点之间,第二个笔画的终点与第三个笔画的起点之间……以此类推。

2、一篇字中,“每两个前后字之间”指的是:第一个字最后一个笔画的终点与第二个字第一个笔画的起点之间,第二个字最后一个笔画的终点与第三个字第一个笔画的起点之间……以此类推。

3、两种衔接方式

①无形方式。具体写法是:前一个笔画收笔以后,笔离开纸面,朝后一个笔画的起点方向,悬空移动,到后一个笔画的起点落下,继续写后一个笔画。此时,前后笔画之间是空白。

②有形方式。具体写法是:前一个笔画收笔以后,笔不离开纸面,朝后一个笔画的起点方向,快速地划过纸面,到后一个笔画的起点,继续写后一个笔画。此时,前后笔画之间是一条衔接线。这条衔接线比笔画窄,颜色比笔画浅,或曲或直,或连续不断或有断有续。

4、有形方式在前后字之间使用时,按照传统,只在纵向排列的前后字之间使用。

5一篇字中,上一行(或前一列)最后一个字与下一行(或后一列)第一个字之间不需要衔接。

其次阐释第二原理“避让”的部分。

1、一篇字中,“每两个邻近的字”指的是:每个字与其周围各个方向相邻的字。

2、每两个邻近的字在相同或相似时,相互避让的方式包括:改变笔画形态(见定义二)、改变字的大小、改变字与字之间的距离等。

   

第三原理  以字的边缘点围成内角均小于180度的多边形,多边形以内的笔画或笔画之间的衔接线将多边形以内的区域分割为多块空白,总有部分乃至全部空白的面积大致相同。

首先阐释第三原理。

1、边缘点

边缘点是各个方向离字中心最远的点,包括笔画的起点、终点和转折点等(见定义二)。

②除了“一”字以外,一个字至少有三个边缘点。

边缘点不一定均成为多边形的顶点,有的边缘点可能被排除。

2、多边形

选择合适的边缘点,将其依次以直线连接起来,围成一个内角均小于180度的多边形。

3、边缘笔画

①边缘笔画是包括起笔、行笔和收笔在内,整体成为字的边界的笔画。

②一些字没有边缘笔画,如“木”字;另一些字的笔画均是边缘笔画,如“口”字。

③边缘笔画不分割多边形以内的区域。

4、多边形以内的笔画

如果一个笔画的行笔部分在多边形以内,且这个笔画不是边缘笔画,则这个笔画是多边形以内的笔画。

5、特殊情况

“一”字只有两个边缘点,无法围成多边形。

②如果多边形以内没有笔画,则多边形以内的区域不被分割。

③一个笔画中,如果既有明显在多边形以内的部分,又有在字的边界的部分,则只有明显在多边形以内的部分分割多边形以内的区域。

④当“钩”的长度明显短于所附笔画(见定义二)时,“钩”不分割多边形以内的区域;当“钩”与笔画之间的衔接线(见第二原理有形方式)连成一体时,可能与衔接线一起分割多边形以内的区域。

其次举例说明第三原理(见下图)。

1、“永”字的边缘点是ABCDEFGH

2、“永”字多边形是ACDFGHA围成的,边缘点BE被排除。原因是:如果以ABCDEFGHA围成另一个多边形,则这个多边形的内角ABC和内角DEF均大于180度,违反第三原理。

3、“永”字多边形以内的笔画是“横折竖钩”、“提”、两个“撇”和“捺”。 A“点”是边缘笔画,不分割多边形以内的区域。EF“钩”的长度明显短于所附笔画,也不分割多边形以内的区域。

4、“永”字多边形以内的笔画,将多边形以内的区域分割为七块空白。其中,左边四块空白的面积大致相同,右边三块空白的面积也大致相同。但是,全部七块空白的面积不同,右边每块空白的面积大于左边每块空白的面积。

http://s13/mw690/006UJK0Fzy7eqNOhIVC9c&690


第四部分  写字原理的局限性

 

1、大众化审美观可以接受的字符合写字原理;反之,符合写字原理的字不一定符合大众化审美观。

2、运用写字原理可以发现写字缺陷。但是,并非所有的写字缺陷一定要用写字原理去发现。对于明显的写字缺陷也不必非用写字原理去解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