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爷爷奶奶带孩子,注意避免溺爱损害了孩子自信心!案例:我不会

(2018-04-26 07:57:32)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afUDkUJeQ4ic8hdpPlQAlUEDj9eGXE4kjB9bECyWGYmCXxg1SmdbKeekiclx9MKsHQwdNJUdeuPHfGhpqgxsYdVg/640?wx_fmt=jpeg

爷爷奶奶带孩子,注意避免溺爱损害了孩子自信心!

  案例:我不会  

      已经上大班的鹏鹏在幼儿园里什么事情也不会做,又不肯学。一让他自己做事情,他就说“我不会”。原来鹏鹏在家,都是奶奶替他做一切事情。起床时,帮他穿衣服、叠被子;吃饭时,筷子都不会拿,就给他一口一口地喂饭;要系鞋带了,把脚往外一伸,根本用不着自己动手……

      由于奶奶过分溺爱,处处包办代替,使鹏鹏渐渐习惯了依赖,什么都不会自己做,以至于在幼儿园里老师教都不愿意去学……这无疑是爷爷奶奶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了孩子独立成长的机会。更糟糕的是,这种“包办代替”还有可能使孩子产生认为自己无能、愚蠢的观念,导致孩子自信心不足,这对孩子更是一种无形的伤害。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afUDkUJeQ4ic8hdpPlQAlUEDj9eGXE4kjmmsxxMEXHyicia4xkIab1R8BcvOMtTBFsMk0NGoQo4KdHBQPWjw4qDPg/640?wx_fmt=jpeg

     严是爱,溺爱是害,鹏鹏在幼儿园里什么事情都不会做又不肯学,一方面是因为习惯了依赖,另一方面就是自己从来没做过的事情不敢去做,在老师和其他小朋友面前没有信心。要建立孩子的自信就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自信心是从经历中获得的。
3~6岁是保护儿童自信心的关键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能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家庭培养孩子自信心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方法。然后对孩子多进行精神鼓励,如拥抱、抚摸、口头夸奖等。


(2)尊重和信任孩子。

尊重孩子,使他切实地体会到自己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信任孩子,调动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并给予积极关注和表扬、切忌包办代替,更不可打击、讽刺。这样既培养孩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品质,又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



案例:幼儿园里的乖乖女变成家里的娇娇女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iafUDkUJeQ4ic8hdpPlQAlUEDj9eGXE4kjJQgMtUDlbAop4YX5uCZKp7CoAnQnmicR8PqLpuYBLtygMC1CibuldM7g/640?wx_fmt=png



     琪琪是个聪明伶俐的小女孩,在幼儿园各方面表现都很棒,吃饭、入厕、穿脱衣服、鞋子都能自理,还经常帮助别人,因此,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是老师眼中能干的乖乖女;而在家中,乖乖女就变成了娇娇女,由于爷爷奶奶的宠爱,向来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稍不如意,就撒娇、哭闹。

      琪琪在幼儿园和在家的表现截然不同,首先是由她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因为幼儿园和家庭毕竟是两种不同的生活环境。孩子年幼,自控能力差,对家长有强烈的依赖心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对她的行为有所制约,每位老师要照顾那么多孩子,不可能每个孩子的每件事情都要由老师来包办代替,所以,许多事情都要靠孩子自己来做。缺少了依靠,孩子只能自己动手。还有孩子在一起无论做什么事,都有快慢之差,对错之别,老师会对表现好的孩子进行表扬,对表现一般的孩子也会给与鼓励,这样表现得好的孩子会越来越好,表现一般的孩子看到别的小朋友都做得很好,再加上老师的鼓励也会不断进步。
其次就是家长的原因。爷爷奶奶的溺爱、放松要求、保护过多、对孩子包办代替、教育方法不得当以及忽视了家庭与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都导致了孩子在家与在幼儿园的不一致行为。

       许多孩子都存在这种在幼儿园里听话,什么事情都能自己做,在老师心目中是好孩子,可回到家里却变得任性、娇惯、自主性差,事事让父母代替,处处依赖父母,在家与在幼儿园大相径庭的行为。


怎样才能让孩子在家里和幼儿园表现得一样好呢?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afUDkUJeQ4ic8hdpPlQAlUEDj9eGXE4kjF4G1ToTXaiabvGOEggmNokfQstzicHbS1oV5ZAaDjYKOovj6BbrqHxRQ/640?wx_fmt=jpeg

(1)正确地爱孩子。

         溺爱孩子,对孩子无原则地迁就,从爷爷奶奶本意来讲是爱孩子,可实际上却害了孩子。由于溺爱,造成孩子的过分依赖,孩子本来稍加努力就能做到的事却让大人代替,养成任性、唯我独尊的不良习气。因此,爷爷奶奶既要爱孩子,更要负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要有理智、有分寸地对待孩子,把爱与教育结合起来。


(2)不要事事都包办代替,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爷爷奶奶总认为孩子年龄小,能力差,因此吃饭穿衣都不让孩子动手,一切代劳;或怕让孩子自己做事会惹出许多麻烦,为了省时省事,就事事包办。这样做一方面影响了孩子应有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滋长了他过分的依赖心理,使他缺乏进取心。
爷爷奶奶应注意,孩子能做的事,决不包办代替,信任孩子,放开他们的手脚,积极创造条件,锻炼孩子的能力和自觉性。


(3)采用正面教育的方法,鼓励孩子,让其感受大人对她的期望。


(4)保证家庭和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

        家长与幼儿园相互配合,密切联系,是保证孩子教育一惯性的重要方法。家长要了解幼儿园的作息制度和生活常规,孩子回到家以后,不能放纵,应尽量按照幼儿园的纪律来约束孩子,持之以恒,形成合力,使孩子把老师、家长的要求变为自觉的行动,养成有秩序的生活习惯。


(5)利用孩子的心理特点,请老师帮助教育。
       老师在孩子心目中是权威的象征,孩子期待着老师和伙伴的认可。家长可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特点,把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客观地反映给老师,如孩子在家表现不好,要求老师帮助教育;孩子有进步时,则请老师及时鼓励,在集体中给予表扬,使其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有利于孩子养成在家里和幼儿园中一惯性的良好习惯和优良品格。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iafUDkUJeQ4ic8hdpPlQAlUEDj9eGXE4kjdqcY5ibMqHLIDDjF9coK3JcicBZvkK9aD0I1wjCuWLeWcllytgSWd2Gg/640?wx_fmt=png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iafUDkUJeQ4ic8hdpPlQAlUEDj9eGXE4kjAZy86jKG8RYjP8ibUIc9yuFEdSC5SHNLBqpUsCmqEWynMsMfO2o0wEA/640?wx_fmt=pn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