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组合图形的面积
(2018-05-06 15:01:54)分类: ②教学教案 |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
课题 |
组合图形的面积 |
设计者 |
邓志超 |
来源 |
五年级上册 |
设计时间 |
2016年5月 |
录制方式 |
录像 |
时长 |
6分钟 |
设计理念 |
演示教学 |
||
教学目标 |
教学目标: 1.明确组合图形的意义,掌握用分解法或添补法求组合 图形的面积。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 进行正确的解答。 3.渗透转化的教学思想,提高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自主探索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
||
重难点和关键 |
几种不同的分割添补方法 |
||
教学方法 |
演示法 |
||
微课教学过程设计 |
|||
环节 |
讲解 |
设计意图 |
|
导入 (1)分 |
课件出示已学过的图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及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 |
|
|
过程 (6)分 |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座小房子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介绍:像这样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叫做组合图形。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介绍方法,解决问题 1.出示智慧爷爷家客厅的平面图,问:该如何计算出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呢? 2.方法介绍 方法一:分割成两个长方形,分别算出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它们的面积之和就是客厅的面积。 方法二:分割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客厅的面积就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之和。 方法三:分割成两个梯形,分别计算出两个梯形的面积,相加就是客厅的面积。 方法四:添补成一个长方形,客厅的面积就是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多算的正方形的面积。
|
|
|
小结 (1)分 |
要学会合理分割添补成熟悉的规则图形,运用面积公式解答。 |
|
|
课后反思 |
1.注重方法的指导与总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本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分析、解题方法的指导。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培养发散思维,启发学生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挖掘新奇思路、各自提出有价值的分割方法。 2.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向学生提供直观、多彩、生动的形象,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能启发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抽象概括,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