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文化与时俱进起来
(2019-02-27 18:32:26)元宵佳节当天,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和故宫博物院共同举办的“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正式拉开帷幕。这场活动,也再一次刷爆了人们的朋友圈。因为这是故宫90多年离开第一次举办点灯,导致很多人都想参与进来,所有门票都被顷刻被抢购一空。故宫活动之所以吸引这么多人参加,还有个原因,现在故宫因为各种的文创活动成为公众宠儿,不少网民成为故宫粉丝。
作为国内博物馆的领军者,故宫博物院近年来在展览、综艺、文创等各领域十分活跃,凭借一系列优秀的创意与产品,成为国内文创领域的领头羊。因此,故宫越来越深入人心。故宫在展览与综艺以及文创方面,三者相辅相成,其主业为展览业,但无论是综艺还是文创,又依托于展览业而存在。同时,综艺与文创又大大推动力展览业发展,吸引更多参观游客。说起综艺,现在故宫通过新媒体,与多家机构组织活动,一起进行文艺方面的讲座与合作节目,传递与传承传统文化与民俗。忠于文化,故宫更加在这方面独领风骚,其文创产品一经推出就风靡一时,像故宫口红都卖断货。可以说,现在故宫,在不断革新中越来越年轻,也成功塑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质IP,其“卖萌耍酷”的人设更是受到年轻人的疯狂追捧,让很多人深刻感觉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故宫的成功,树立起传统文化现代传播的示范样本,让我们看到,传统文化在现代依然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特别是像博物馆这样藏有大量珍贵文物的文化场所,是可以通过本身自身资源优势,不仅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也得获得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这说明,博物馆这类场所,只要我们在管理上进行创新,不断结合自身优势,走出自己的特色,就能用新奇的创意与产品赢得人们倾心。这对于诸多地方博物馆而言,这就是很好的殷鉴。目前我国不少地方博物馆,依旧还是以传统的管理方式来进行管理,最终导致这些地方没什么游客喜欢,还需要财政拨款,这实在是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烂,非常可惜。幸好,目前已有不少博物馆追随故宫的脚步,迈出了开放有力的第一步,让更多传统文化精品掀开了神秘的面纱,使传统文化的魅力加倍释放。
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不是要将其束之高阁,而是要结合当下的社会发展趋势,结合我们的时代特色,结合我们的特点与优势,在与时俱进中发挥我们特长。在管理中,我们要传承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而包装模式其实是可以进行一些改变,从而更好的与外界沟通,并引起外界的关注。因此,传统文化需要大胆对外开放,主动向外界展示。当然,开放的概念是多元化的,形式也是多样性的,甚至在开放中可能出现错误,我们需要胆大心细坚持原则避免尽量出现错误,也不能担心犯错而不敢作为。
正如故宫博物院一样,举办了像“紫禁城上元之夜”这样的首次夜间参观活动,其获得很多肯定,但也引起一些争议。赞成这不多说,争议者认为现代灯光与故宫建筑风格不符,也有人认为故宫灯会可能会对故宫形成伤害。这其实都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可以通过争议来更好的思考和改进故管理,这其实是好事。另外说灯光可能故宫形成伤害,其实也可以有其他补救措施。我们不是看到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吗,这告诉我们,故宫背后一支高水平的维修团队。
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的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而将传统文化以最新最时髦的方式推介出来,能够提高传播的穿透力。因此,从这个角度说,传统文化在现代必须要变得时髦起来,呆板、僵硬的事物不可能讨喜。当我们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流行元素结合起来,那么传统文化也可以变得更富有生活气息,变得更吸引人,更有魅力,从而实现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良性循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