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多想去看看

(2018-05-12 11:50:49)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案学案 反思

南阳市第三十一小学“三环节生本教学模式语文教案       

 

我多想去看看

教研组长

王爱会

主备人

徐 琳 琳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会、走、北”等6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两个小朋友分别对北京和新疆的向往之情,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每个孩子的生活经历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以每个孩子的语言表达,情感体验多有不同。很多孩子对天安门的升旗仪式和天山雪莲也许都是陌生的,所以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学前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北京风光的图片,去过北京的小朋友找出自己在北京旅游时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一、导入(出示天安门图片)
师:小朋友,认识吗?(指名读、齐读词语:天安门)
北京在哪儿?(指名读,齐读词:北京)北京是什么地方?(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去首都北京亲眼看看天安门呢?

有一个农村的孩子,他家住在大山里,他也和大家一样,非常想去北京亲眼看看天安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1课——我多想去看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生自由初读课文
师:请小朋友们朗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遇到你认为比较难读的字或容易读错的字做个记号。
三、学生互相提醒容易读错的字
如:升、能,注意是后鼻音;告诉的“诉”地轻声等等。
四、检查字音和认字情况
1
、开火车拼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3、师生共同评议,纠正字音。
五、指名分句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后评议
六、同桌一起读课文,理清主要讲什么
1
、师:(出示课文中的插图)在“我”家的门前,我和妈妈正说着话呢!妈妈告诉我什么?我对妈妈说了什么?请同桌两个同学一起来读课文,找到妈妈告诉了我什么和我对妈妈说了什么,同桌两个同学对读。
2
、指名一对同学对读,学生评议。
七、指导朗读、背诵
1
、师:妈妈告诉了我什么?(出示第一句:妈妈告诉我,
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指导学生朗读第一句要读得慢一些,舒缓一些。“告诉”、“弯弯”的小路,“走出大山”注意连起来读,不要读得一字一顿。)
2
、师:妈妈还告诉我什么?(出示第二句: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师:沿着弯弯的小路,走出大山后,还要坐上好几天的火车才能到达北京。可见这个孩子的家离北京远吗?很远很远就是“遥远”。
(朗读时,注意把“遥远”、“天安门”读得重一些、慢一些。)
(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师:天安门广场上有一根高高的旗杆,每天都要举行升旗仪式,你们想不想看看天安门的升旗仪式?(播放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录像片)
看了以后,觉得广场上升旗仪式怎么样?
学生从雄伟的场面中领悟“壮观”的意思。
指导朗读“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这一句,注意“仪式”以后稍停一下,“非常壮观”读重一些。
3
、学生朗读第一、二句。
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师再次提醒语速舒缓,体现出“我”沉浸在遐想之中。)
八、课间休息(学生唱《我爱北京天安门》)
九、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的情感
师:是的,这个农村的孩子也跟我们一样非常想去北京看看。(第三句: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谁能读读这句话,要把自己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得情感读出来?
指名读,自由读,齐读。

十、指导朗读、背诵诗歌
1
、(看书上插图)教师引背。2、学生同座位互背。3、全班同学齐背。
十一、指导写字
1
、学生看书,自己说一说“广”字怎么记?自由记住“广”在田字
格的位置。
2
、学生在书上练习书写。
3
,学生再看书,说一说“升”字怎么记?演示“升”和“开”的比较,
自由记忆“升”在田字格的位置。
4
、学生练习书写。
十二、扩展练习。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当地的风景图片
说话训练:我多想()。
十三、练习
1
、想一想,连一连。
      广
     
2
、比一比,组词。
听()走()北()开()
诉()足()比()升()
十四、作业布置:画一画,把你心目中天安门和五星红旗的样子画下来。

 

播放《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歌。

同学们知道这是哪里吗?生:北京天安门。

北京在哪儿?(指名读,齐读词:北京)北京是什么地方?(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你去过北京的天安门吗?

你见过广场上壮观的升旗仪式吗?

 

 

 

 

 

 

 

 

 

 

 

 

 

 

 

 

 

 

 

 

 

 

 

 

 

 

 

 

 

 

前边加入:

爸爸告诉我什么?

你去过新疆的天山吗?

你见过雪山上洁白的雪莲吗?

 

 

 

 

我是      ,我想       。”

造句。

 

板书

设计

                   我多想去看看

听()走()北()开()
诉()足()比()升()

 

课堂生成

及处理

 

《我多想去看看》以一个山村孩子的口吻,用诗歌的形式,讲述自己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北京的强烈的思想感情。这节课的教学我以“情”贯穿全文,以“情”为导线,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感受到小男孩迫切想去北京的心情。虽然平日里,我们学校也有升旗仪式,但孩子对天安门的升旗仪式也许是陌生的。因此,我们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在学生面前展现了天安门广场升旗的雄伟壮观场面,让孩子置身其中,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起他们的热爱国旗的感情。如:当我播放录象“升国旗”的时候,很多学生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哇!”可惜的时候在播放课件时,进行曲和国歌没能播放成功,以至于学生没能真正融入其中,对那种迫切想去北京看看的情感也有所影响。

教学

 反思

成功做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以读带讲是我们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有效的方法。在读中领悟、传情、培养语感。“情”是阅读教学的根,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核心。在读中使“情感、想象、角色、思维”参与其中。于永正老师就特别强调:“学生读不熟课文就不开讲,语文教学是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读出情、读出意、读出境、读出神,在读中理解、积累和感悟。”可见,学生的朗读训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  当然,课堂上的以读带讲,关键还要读出味道,读出巧妙来。读并不是一味地死读,也不是停留在一个层面上呆板地读,应该是多形式的、有层次的、有目的地逐步推进读。课上,我让学生紧跟我的教学脚步,一步一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体悟文情。具体做法如下:从有感情地读课题入手,到重点指导朗读课文分句,到找出句子“我多想去看看”,再对这句话进行反复导读,最后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不足之处就是课上,我没能把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通过这节课,让我更加明确了:1、课不仅是备教案,更是备学生,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2、课堂任务安排很重要,难重点一定要明确。3、一个环节与一个环节的连接一定要有目的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语文园地一
后一篇:一个接一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