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墨彩龙纹抱月瓶鉴赏

标签:
收藏文化艺术品 |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316/3c98718d16ed429b8cb47b9525c13bc1.jpeg
扁壶又称抱月瓶,其型制仿自中东,独特的工艺造型,蕴涵着西域游牧民族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它是西域民族出行、游牧、狩猎、将士征战时携带的用于盛水、酒或奶的容器。壶体腹部扁平,有的正反两面中央均有一圈足,有的只有一面有圈足,其作用是用于安放在马、牛、骆驼背上,在运输途中起平稳放置和装饰的作用。壶的两侧有两系或四系耳便于结绳穿带,或扶、拎、背、抬时捆绑。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316/52ef0b12c99a43b98a7d46f3cfd866bc.jpeg
抱月瓶外形最早源自宋元时期流行于西夏的陶制马挂瓶,左右双系,用以挂于马鞍之侧,极具民族特色。明代以青花为装饰,结合抱月瓶自身独特风格,将色彩与器形完美融于一体,使其发展成为陈设用的艺术品。抱月瓶以永宣时期最负盛名,其异域风格的造型、浓重明艳的呈色、超凡脱俗的纹饰,恢宏雄奇,动人心魄,如日中天,代表了中国青花瓷制作的最高水平,被后人赞誉为“发旷古之未有,开一代之奇葩”。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316/b316635149d24e2ea44ba96db337b1a5.jpeg
中外文明的交融,赋予了永宣时期青花瓷以独特的风格,具有了更深层的文化内涵。如同吴仁敬、辛安潮曾在《中国陶瓷史》中的评论:“明人对于瓷业,无论在意匠上,形式上,其技术均渐臻至完成之顶点。而永乐以降,因波斯、阿拉伯艺术之东渐,与我国原有之艺术相融和,于瓷业上,更发生一种异样之精彩。”其中的“异样之精彩”,便是伊斯兰文化的异域风韵,使青花瓷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产生了动人的艺术魅力。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316/8d97175b9cd5428c8ed841a1f49215c0.jpeg
近日深圳永乐有幸征集到一件青花墨彩龙纹抱月瓶,瓶口径:4cm通高:32cm底径:12cm,造型仿自西亚阿拉伯铜器,直颈小口,颈饰双耳,扁圆腹,圈足。以雍容典雅的器形,洁白莹润的胎釉,浓艳雅丽的釉色,舒展流畅的纹饰,凝重典雅的青花,制作技艺精湛而著称于世,充分展现出同时代青花瓷典雅秀美的艺术风韵。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316/4990caa3fbbd42e384de768489cdb4f8.jpeg
此扁瓶通体施釉,瓶身以墨彩绘云纹,交叠悬停,气韵生动,在墨彩祥云纹的烘托下,一条五爪飞龙腾然出现,龙首瞪目,冲发、长吻、利齿,龙身矫健盘旋,羽磷坚实繁密,指爪犀利,动感十足,展示了苍龙吸水与神龙戏珠的场景,飞旋腾挪,气宇轩昂,一派皇家气息,底部青花篆体书:大清乾隆年制两行六字款,经鉴定为大清乾隆年间的宫廷精品,极具投资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