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天成——粉彩九子九桃天球瓶

标签:
瓷器收藏艺术品 |
在古人视野里和脑海中的宇宙可以用“天圆地方”4字来形容。天球瓶就以硕大浑圆的腹部曲线类似古人心目中的天体星球形象而得名。
天球瓶的创制是受了西亚文化的影响,始见于明永乐朝。多为青花,口微侈,厚胎,直颈,腹浑圆似球,底微凹。天球瓶作为明永乐、宣德以来的传统花瓶造型,宣德器较永乐器略显粗放,此后明代各朝都没有出现。清代康熙朝仿古之风盛行,天球瓶则多仿明初之器。雍正、乾隆时较为流行,这时的品种有青花釉里红、粉彩等。多署本朝款。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306/843c29f17ae74a1fa991057c3c9c7d1b.jpeg
清雍正、乾隆两朝时值盛世,仿古风盛行。仿造的天球瓶更属宫廷大型陈设用瓷。除了传统的青花品种外,五彩、粉彩等彩绘天球瓶也开始出现,而最为珍贵的斗彩却很少应用于天球瓶上,其最主要原因在于,斗彩向无大器。乾隆朝国力强盛,弘历又极爱珍瓷雅器,于是天球瓶这一斗彩大器也就由景德镇御窑厂奉旨烧造出来了。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306/f504950947494c9d9c0c111347ae9ce3.jpeg
从乾隆开始,粉彩在彩瓷的领域中几乎完全取代了五彩的地位。这时粉彩的质量虽不如雍正时期那样的秀丽淡雅,但在装饰工艺上渐趋繁缛,形制上确格外丰富多样,特别是用于陈设的各种器型,如:转颈瓶、转心瓶、天球瓶、扁瓶、等甚为流行。这种在一件器物上施多种彩或同时以各种彩绘工艺制作的乾隆粉彩,可说是集多种陶瓷工艺成就于一身,充分反映了乾隆朝制瓷工艺的精湛。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306/9e2647b3d602466488ba581c8ed63001.jpeg
雍正官窑曾烧制粉彩绘桃实、月季纹样的瓷器,常见大盘及天球瓶两种器形。后乾隆也极其钟爱此类器物,亦承袭烧造,唯在寿桃数量上与前朝有别,乾隆时多画“九桃”,雍正时常画“八桃”,固有“雍八乾九”之俗说。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306/0842adb7745240e0a87a9f69e31a8ec6.jpeg
雍乾时期“天球瓶”比例匀称得当,在陈设瓶、尊类的器物中脱颖而出,深得帝王欢心,粉彩九桃天球瓶如靥笑春桃的倾城佳丽一般,带来了数百年前的一缕春风。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306/b73fe97a4119400ea47b9b8423bcae7c.jpeg
乾隆御窑粉彩天球瓶,绘桃树一株,躯干茁壮有擎天之姿,丫杈伸展虬劲有力。绿叶浓淡深浅,相背阴阳,完全来自画师写生得来,无一荒疏草率之笔。桃实的布局更体现传统绘画“攒三聚五”的法则,每只寿桃也角度各异,立体感十足,印证了“清水之色便于堆填”的工艺特征。桃花含苞欲放或全然盛开,皆具冰清玉润之质,回风舞雪之姿。
天球瓶是人见人爱的古代瓷器器型,有人爱其憨态可掬,有人爱其大器天成;在市场上,天球瓶向来便是宠儿,故宫、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伦敦大英博物馆均有珍藏。此外,玫茵堂旧藏乾隆粉彩九桃天球瓶售于香港苏富比2011年10月秋拍以9026万港币成交。另一件仇焱之收藏的乾隆粉彩天球瓶于香港苏富比2015年10月秋拍上以6348万港币成交。2016年香港苏富比一件清乾隆粉彩九桃天球瓶以7401.32万元成交,匡时2017春拍,一件清乾隆粉彩九桃天球瓶以4255万成交,天球瓶每每出现都能掀起一片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