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瓷烧制技艺集大成者——龙泉窑象钮盖罐

(2018-01-18 22:26:59)
标签:

收藏

艺术品

瓷器

  龙泉青瓷发端于三国两晋,至南宋时步入鼎盛。在千年的历程中,继承和创新一直是龙泉青瓷发展的精神原动力。北宋时,吸收了越窑、瓯窑、婺州窑、德清窑等浙江窑系烧制技艺的精华,于中国界崭露头角。由于龙泉窑的异军突起,上述四大窑系相继衰落。南宋时,因为融合了北方窑系,特别是的烧制技艺,龙泉窑成为中国大江南北青瓷烧制技艺的集大成者。到了元代,当地瓷器生产规模有了新发展,但质量已不如南宋。明末以后,青瓷烧制趋于衰落,到清代末年龙泉窑停烧。

  由于龙泉青瓷能够代表中国青瓷发展的整体历程,2009年9月,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成功入选公布的《人类非物质代表作名录》,成为人类“非遗”项目中唯一的陶瓷项目。虽然如此,龙泉青瓷仍然面临着继承和创新的问题,亦即技艺的传承问题。

  龙泉窑烧制技艺从最初的简单粗陋到出类拔萃、冠绝于世,最终被列为“人类非遗”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这一历史过程也是技艺传承的过程。传承包含继承、创新和发展。没有继承就没有历史,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发展。创新是对传统的变革,必然要吸取外来营养,融入外来元素。历史证明,龙泉青瓷正是汲取了其他窑口的烧制技艺的优长不断创新发展而成。

  基于当代的视角,宋元时期的产品,无论是器型、釉色、装饰方法、纹饰、修足、装烧方式等,至今依然堪为青瓷乃至烧制的典范。

  深圳永乐就有幸征集到一件南宋时期龙泉窑精品——龙泉象钮盖罐,该罐通高:15.5cm底径:6.5cm,直口,丰肩,弧腹,浅圈足。饼形盖,盖中上塑一只站象为钮。站象大耳,左耳较为上突,鼻按比例较粗长,细短尾,四足矗立,造型生动传神。整件器物胎灰白细腻,制作精细,除盖的下面、子口沿、圈足底等处无釉外,通体施润泽的粉青釉,有光泽,宝光内函。露胎处呈灰土黄色,釉胎相交的边缘有火石红痕。

  龙泉窑生产规模相当庞大,但纪年器物发现极少,许多器物的断代仍旧相当模糊。南宋纪年的龙泉窑青瓷精品在全国范围内出土不多,即便龙泉窑产地的浙江省亦不多见。这件象钮盖罐做工特别精细,标准粉青釉发色,釉层滋润如玉,质量之高、工艺之精,特别是釉色之纯正,是少见的精品,也是不可多得的纪年标型器,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为龙泉窑产品断代分型研究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标本和可靠、重要的实物资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