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标签:
教育 |
分类: 1,资源共享 |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教学目标:
1、能画出有正数、0和负数的直线。
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教学重、难点:正确理解数与直线上的点的对应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一、引入新课
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8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
2、学习目标:能画出有正数、0和负数的直线。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二、自学环节
1、出示例3主题图。学生阅读课本第5页。
2、说出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做“做一做”。
3、思考:怎样用数来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呢?
出示自学提示:
1、出示例3,理解图意及题意。
2、画直线表示4名同学的运动特点。
3、用正负数表示学生与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
4、确定-1.5的意义。
三、互学环节
1、统一自学内容的答案。
2、汇报、质疑。
小组合作:1、说说自己自学的结果,小组内统一答案。
2、讨论自学中有争议的问题。
3、给不明白的小组成员讲解。
老师巡视,了解情况,发现问题。
四、导学环节
1、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用课件出示数轴,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我们可以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做数轴。
2、观察数轴,比较数的大小。
引导学生观察数轴。
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
在数轴上分别找到
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1.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师及时小结:数轴除了可以表示整数,还可以表示小数、分数。每个数都能在数轴上找到它们相对应的点。
2、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
五、练习环节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检查。
补充练习
1、比0大的数都是正数。
2、比5小的数只有0、1、2、3、4。 (
3、0是负数。
4、气球上升2米,又上升-2米,共上升4米。 (
二、填空。
1、去年亩产小麦增加26千克,记作+26千克;前年亩产减少10千克,记作(
2、3月份出生人数300人,记作+300人;
2月份出生人数是-100人,表示(
3、在数轴上表示-3的点,在原点的(
三、填>、<或=。
-5(
+1(
-6(
四、将0、+5、-3、+1、-6从小到大排列
五、课后记:初步认识负数后,我让学生在数轴上表示正负数,通过数形结合,学生对于正数和负数获得了更深的认识。在用数轴上表示正负数的时候我觉得下面两个问题应该引起重视。一是,表示正数时为什么要从左往右看,而表示负数时为什么要从右往左看。(这一问题可以联系正负数是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来理解),二是,“+2和—2哪个数大?”这一问题不应仅停留在对数轴的直接观察之上,最好还应该联系生活的实际来进行理解。这样学生才会对这一客观的数学问题获得主观的认识,从而提高知识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