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种野生蘑菇千万不要碰,吃了要人命
(2017-08-17 14:11:27)
标签:
美食 |
又正是学生放暑假避暑的季节
不少人都喜欢尝点野味,但是野味虽鲜,但一定要注意食用安全
近来,媒体报道食用野生菌中毒的新闻
不少人因为食用野生蘑菇仍在重症监护室里抢救
也有人因为这样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前几天,小编听说一个极为震撼的故事
一男子在山上培训时,捡一些新鲜野生蘑菇
心想给妻子尝点鲜,请假下山把蘑菇送回去煮着吃
不久,两人就因为蘑菇中毒被送进重症监护室
男子由于中毒过重,已经死亡
这些事件都告诉我们,一定不要随意吃野生物品
轻者中毒就医,重者不治令人丧命
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讲解一下那些野生蘑菇不能吃
同时为告诉大家如何避免采到毒蘑菇
1、白罗伞菇
此类野生菌中毒死亡率较高,误食后死亡率大约为75%-90%,此类野生菌的特征是:菌帽有不规则的点状突疣,菌干附有“套裙”;菌株质松脆易折,口尝少许无味或者微甜、麻;食用后4—6小时左右出现中毒,8—10小时后死亡。中毒后生还者称:“开始时‘天旋地转’、眼前发黑、口吐白沫、瞬时人事不省”
2、麻脚葱菇又名红毡帽,菌帽暗红色,菌脚表面具有纵向的网状纹理、状如蛇背之皮,口尝微甜清香。
3、细脚葱。又名小葱菌,形状与红葱菌相似,但菌脚细小,从外观上看有“头重脚轻”的感觉。特别要提醒,经常食用红葱菌和白葱菌,在未加工熟透、或者过量食用时也会出现上述中毒情况。
4、黄粘盖牛肝,外观与食用的牛肝菌相似
褐绒盖牛肝、细网牛肝、红网牛肝、黄粉牛肝
5、石灰菌,白色,味微辣
6、点柄臭黄菇子实体中等,极象臭黄菇,具腥臭气味及辣味,食后常引起中毒。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炎症状
7、褐鳞小伞此种极毒,含毒肽和毒伞肽。1976年以来,曾在河北、江苏、上海、黑龙江发生大批中毒。发病初期为胃肠炎症状,然后肝、肾受害、烦躁、抽搐、昏迷,死亡率高
8、毒粉褶菌有毒,不可食。误食中毒后,潜伏期短的约半小时,有时长达6小时,发病后出现强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心跳减慢、呼吸困难、尿中带血,中毒症状往往近似含有毒伞肽的毒伞
9、毒蝇鹅膏菌毒蝇伞的毒性发作通常发生在吃下它的儿童或是成年人,并会导致幻觉。偶尔,未成熟的扣子体也会被当成可食用的马勃而误食。此外,在一场大雨之后,白色的斑点就会消失,变得和食用菇类橙盖鹅膏菌相似
10、半卵形斑褶菇
11、大鹿花菌
12、细环柄菇
野外采摘蘑菇时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避免采到毒蘑菇
一看生长地带。可食用的无毒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二看颜色。有毒蘑菇菌面颜色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特别是紫色的往往有剧毒,采摘后易变色。
三看形状。无毒蘑菇的菌盖较平,伞面平滑,菌面上无轮,下部无菌托,有毒的菌盖中央呈凸状,形状怪异,菌面厚实板硬,菌秆上有菌轮,菌托秆细长或粗长,易折断。
四看分泌物。将采摘的新鲜野蘑菇撕断菌秆,无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五闻气味。无毒蘑菇有特殊香味,有毒蘑菇有怪异味,如辛辣、酸涩、恶腥等味。
六是测试。在采摘野蘑菇时,可用葱在蘑菇盖上擦一下,如果葱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不变色则无毒。
七是煮试。在煮野蘑菇时,放几根灯芯草、些许大蒜或大米同煮,蘑菇煮熟,灯芯草变成青绿色或紫绿色则有毒,变黄者无毒;大蒜或大米变色有毒,没变色仍保持本色则无毒。
八是化学鉴别。取采集或买回的可疑蘑菇,将其汁液取出,用纸浸湿后,立即在上面加一滴稀盐酸或白醋,若纸变成红色或蓝色的则有毒。
好了,吃野味没得错,只是千万要注意自身的安全,不能因为一只蘑菇而丢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