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菊花展在兖州兴隆寺中举办,成为了秋季特色文化活动。
 
 2025年10月开幕的首届兴隆寺菊花文化展,以“古寺中秋丶菊韵禅心”为主题举办。
 
 菊花展以寺院为背景,不同重殿搭配多样造型的菊花布置,形成“百看不厌”的视觉效果。
 
 深秋时节的黄菊与古建筑相映成趣,凸显“尘世不染”之美,人们可近距离感受禅意与秋色交融的氛围。
 
 近千盆菊花错落分布于寺院中,与亭台楼阁、碑刻等元素融合,营造出既有禅意又具节日喜庆的独特韵味。
 
 人们穿梭于花海与古建之间,体验清雅与热闹兼具的秋日风情。
 
 兖州兴隆寺现任住持道坚法师撰写的《秋菊赋》。
 
 在佛教中,供奉鲜花是一种传统仪式,象征着对佛祖的深深敬意和虔诚之心。
 
 鲜花被视为纯洁、美好和吉祥的象征,通过供花,人们可以净化心灵,积累功德。
 
 佛门净地,深秋时分有这样的色彩,凌霜盛放的菊花,以一身傲骨演绎出尘世不染之美。
 
 寺院里的每一重殿,都以不同造型的菊花摆放,让你百看不厌。
 
 一朵朵饱满的菊花,给这个季节添上了富有生机的一面,闲庭信步间,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小情小调。
 
 花开满院,盎然有序,不管你是低头还是抬头,这里都有一股力量,在抵御深秋带来的衰残。
 
 不得不说,这个秋天的寺院着实好看,一簇簇迎冬而放的黄华陶菊,开出了寺院之美。
 
 不几日便是立冬时节,想必到时的寺院内更是无比华美,一座看九十九遍都不会腻的寺院。
 
 菊,这一别名九华、黄花、帝女花的植物,属于菊科菊属,是一种多年生草本。
 
 它不仅因其绚烂的花姿而备受赞誉,更被誉为花中四君子之一,彰显了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黄色的菊花,其层层花瓣宛如绽放的笑脸,不仅代表着内心的平静,更是对禅意的深刻诠释。
 
 在寺庙中供佛用菊花,意在希望人们的心境能如菊花般清澈透明,面对人生的起伏变化能够保持淡然与从容。
 
 菊花竞相绽放,它们的花瓣在秋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在诉说着秋日的故事。
 
 菊花在佛教中代表着清净、脱尘、无染的境界,其淡雅的色彩和独特气质象征着远离喧嚣的宁静。
 
 花朵是这个世间最美丽的事物,它用瞬间崩裂的痛苦,展示一生最绚烂的美丽。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随着初冬的脚步悄然临近,寺院的菊花也竞相绽放,仿佛为大地铺上了一层金黄的地毯。
 
 菊花如期而至,竞相绽放。
 
 它们色彩斑斓,红的、黄的、紫的,各色交织,宛如一幅绚烂的画卷。
 
 这些菊花花姿绰约,争奇斗艳,造型更是别具一格,令人叹为观止。
 
 佛前供花这一传统仪式不仅是对佛祖的敬意,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的净化。
 
 通过供花,人们可以感受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同时也为生活带来一份祥和与和谐。
 
 登高远眺,沉醉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意境。
 
 感受“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的恬淡情怀。
 
 自从被陶潜先生垂青之后,菊花就成了“花之隐者也”,在兴隆寺的不起眼的一角,也摆放了几株菊花,象征寺里的隐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