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拉喀托活火山

标签:
收藏 |
分类: 邮乐园·山水-城乡-国家 |

1883年,喀拉喀托火山灾难性的爆发,导致附近居民大幅度疏散迁移。
(利比里亚丶当代邮票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喀拉喀托火山)
喀拉喀托火山崩塌分裂,原有火山的三分之二在爆发中消失海平面中。
(利比里亚丶当代邮票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喀拉喀托火山)
直到1927年,一个新的岛屿"喀拉喀托之子"从原火山口下冒了出来。
(利比里亚丶当代邮票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喀拉喀托火山)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火山喷发之一,甚至影响了全球的气候。
(利比里亚丶当代邮票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喀拉喀托火山)
喀拉喀托火山的爆发,反而让这个地区成为了动植物的天堂。
(利比里亚丶当代邮票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佐勒杜鹃)
从卡利达海滩坐小船乘风破浪可抵达喀拉喀托之子。
(利比里亚丶当代邮票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越橘)
船随着海浪或许有些颠簸,但沿途或许也会偶遇飞跃的飞鱼和海豚。
(利比里亚丶当代邮票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船上的人)
佩龙树蛙,特征是能够发出尖锐的叫声,同时它也擅长于皮肤变色。
(利比里亚丶当代邮票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佩龙树蛙)
大白鹭,步行时颈收缩成S形;飞时颈亦如此,脚向后伸直超过尾部。
(利比里亚丶当代邮票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白鹭)
绿凤蝶,行动迅速,飞行很快,彩色的翅膀,尾突犹如长长的剑一样。
(利比里亚丶当代邮票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绿凤蝶)
斑鸬鹚,在水中以长而钩的嘴捕鱼,栖息于海岸湖泊的岩石或树枝上。
(利比里亚丶当代邮票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斑鸬鹚)
黑眼鲹,通常成群在离岸礁石区活动,最大可以长到一米左右。
(利比里亚丶当代邮票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黑眼鲹)
儒艮,主要生活在热带浅海中,以二药藻、喜盐草等水生植物为主食。
(利比里亚丶当代邮票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儒艮)
青鲸鹦嘴鱼,雌雄同体物种,开始都是是雌性,最后才会转变为雄性。
(利比里亚丶当代邮票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青鲸鹦嘴鱼)
刺额短刺鲀,为热带鱼类,生活水层为3至90米,体长可达340毫米。
(利比里亚丶当代邮票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刺额短刺鲀)
横带猪齿鱼,栖息在岩礁或珊瑚礁区,以甲壳类或多毛类为食。
(利比里亚丶当代邮票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横带猪齿鱼)
斑点鹞鲼,栖于海湾和珊瑚礁,能运用翅膀状的胸鳍自由翱翔于水中。
(利比里亚丶当代邮票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斑点鹞鲼)
钝吻真鲨,常成群觅食,掠捕速度快,性凶猛,对人类有潜在性危险。
(利比里亚丶当代邮票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钝吻真鲨)
白胸刺尾鱼,感到威胁时会左右甩动尾巴,以尾柄上的刺棘攻击敌人。
(利比里亚丶当代邮票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白胸刺尾鱼)
白胸刺尾鱼,一般单独或成对行动,草食性,觅食时聚集成大型鱼群。
(利比里亚丶当代邮票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白胸刺尾鱼)
管海马,常以尾部缠绕海草、珊瑚或石块上,体色随环境变化。
(利比里亚丶当代邮票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管海马)
角珊瑚,外形类似动物的角而得名,可以单体生活或群体生活。
(利比里亚丶当代邮票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角珊瑚)
海龟,性情温和,遇到敌人时只会将头缩起,不去攻击敌人。
(利比里亚丶当代邮票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龟)
六角金鳞鱼,身体特征为白鳞、白鳍、大黑眼。
(利比里亚丶当代邮票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六角金鳞鱼)
绿色鹿角珊瑚,不同的品种,会有颜色深浅,生长形成的样式不同。
(利比里亚丶当代邮票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绿色鹿角珊瑚)
著名活火山喀拉喀托,位于印度尼西亚巽他海峡中的拉卡塔岛附近。
(利比里亚丶当代邮票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海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