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兖州大禹公园浮雕

(2023-05-06 09:36:17)
标签:

文化

分类: 艺术-场馆
兖州大禹公园浮雕
   远古时期,天地茫茫,宇宙洪荒,人民饱受海浸水淹之苦,尧帝命禹的父亲鲧去治理洪水,鲧率众筑坝修堰,费了九年功夫,也没把大水治伏,因而受到流放羽山的处罚。
兖州大禹公园浮雕
   舜继帝位后,洪水仍然是天下大患,便命已成为夏部族首领的禹继续治理洪水,禹欣然领命,但没有贸然行事,而是首先认真总结前辈治水的教训,寻找治水失败的原因。
兖州大禹公园浮雕
   然后,率领伯益、后稷等一批忠实助手,跋山涉水,顶风冒雨到洪灾严重地区进行勘察,了解各地山川地貌,摸清洪水流向和走势,制定统一的治水规划,在此基础上才展开大规模的治水工作。
兖州大禹公园浮雕
   他鉴于前辈治水无功主要是没有根据水流规律因势利导,而只采用“堕高堰库”筑堤截堵的办法,一旦洪水冲垮堤坝便前功尽弃的教训,大胆改用疏导和堰塞相结合的新办法。
兖州大禹公园浮雕
   按《国语丶周语》所说,就是顺天地自然,高的培土,低的疏浚,成沟河,除壅塞,开山凿渠,疏通水道。
兖州大禹公园浮雕
   历时十三年之久,终于把洪渊填平,河道疏通,使水由地中行,经湖泊河流汇入海洋,有效治伏了洪水。
兖州大禹公园浮雕
   兖州曾是大禹治水、定州的地方,这里到处有为纪念他而修建的古迹,在百姓中流传着大禹的业绩。
兖州大禹公园浮雕
   传说大禹为了完成治水重任,娶妻涂山女四天便离开家,在外十三年,没有回过一次家。
兖州大禹公园浮雕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已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
兖州大禹公园浮雕
   由于他常年奔波在外,人消瘦了,皮肤晒黑了,手上长满了老茧,脚底布满了血泡,腿上的毛磨光了,连束发的簪子和帽子掉了也顾不上收拾,老百姓见了无不心痛流泪。
兖州大禹公园浮雕
   禹率领人民疏通了许多河道,把上百年的洪水之灾基本抚平。
兖州大禹公园浮雕
   使老百姓能在黄河流域两岸安居下来,免受流离之苦,得到诸侯拥戴,舜去世后,继立为天子。
兖州大禹公园浮雕
   由于禹的功绩,强化了地方和中央的联系。
兖州大禹公园浮雕
   禹首先制定了一个政治区划,将全国分为九个州,其中的兖州就是当时的九州之一。
兖州大禹公园浮雕
   《史记》还有“禹铸九鼎上”之说。
兖州大禹公园浮雕
   据说,禹铸的鼎是集九牧之铜,上面刻划着各地的方物,从鼎上就可以知道九州的产物,而九鼎,也一直成为传国宝器,国家的象征。
兖州大禹公园浮雕
   在大禹公园广场北端两侧,有两处相对照壁,有兖州八景等场景。
兖州大禹公园浮雕
   玉河烟柳,“玉河”即府河,也因明代皇城而又称御河,原为隋代薛胄所修的丰兖渠,岸畔栽植杨柳,春天时候,从黑风口到西关,长条拂水,飞絮生烟,确是一派美景。
兖州大禹公园浮雕
   石佛灵泉,石佛寺因圣井灵泉而名声远扬,灵泉源通东海,甘甜清澈,永不枯竭,人们都来取圣井灵水治疗疲癃之症,名寺胜景,文人骚客,志士名人,雅兴游览。
兖州大禹公园浮雕
   兴隆塔影,夏至日太阳初升,城西三十里的嵫阳山奎星楼上塔影绰绰可现,宝塔倩影,山色流金,牧童笛声,古庙松柏,仙人踏歌,灵光生辉,相映成趣,实为齐鲁一大景观。
兖州大禹公园浮雕
   舞雩春风,站在舞雩台上,春风扯着蓝天上的白云,拂过万树枝头,吻着刚刚复苏的大地;金色的阳光下,桃红梨白,竞相开放,卖俏斗艳;清风送来阵阵醉人的芳香,使人顿感清爽。
兖州大禹公园浮雕
   南楼夕月,兖州城南楼虽经历代战乱,砖楼无踪,但遗址尚存,土城仍高十余米,人们改其名为“少陵台”,而登台览月,领略杜少陵遗韵,古城楼便成为历代文人学士的游览胜地。
兖州大禹公园浮雕
   金口秋波,金口坝隋朝所建,底部为木桩,桐油浸泡,历经千余年不坏,素有小都江堰之称,金口坝横跨泗河,宛如长虹卧波,雨水多的时候,河水汹涌澎湃,给金口坝增添了不少色彩!
兖州大禹公园浮雕
   龙山环照,傍晚时分站在南门城楼上,晚霞把环绕城池的远山近树都染成一片金黄,登南门远眺,视野开阔,云树苍莽,风景都是很好的。
兖州大禹公园浮雕
   泗水流芳,夏秋两季,泗河波涛汹涌,其余时间则清澈平静,水流舒缓,尤其是暮春时候,碧藻金沙,游鱼唼喋,河岸上桃树缤纷的落英顺水飘流,意境优美。
兖州大禹公园浮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