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比亚史前动物

标签:
收藏 |
分类: 邮乐园·花木-鸟兽-鱼虫 |

异齿龙,是类似哺乳动物的盘龙类肉食动物,生活在二叠纪时期。
(赞比亚丶当代邮票丶史前动物:异齿龙)
恐爪龙,生活在早白垩世,距今约1亿1500万至1亿800万年前。
(赞比亚丶当代邮票丶史前动物:恐爪龙)
原角龙,第一个有角的脸,
生活于白垩纪晚期,约1亿-6500万年前。
(赞比亚丶当代邮票丶史前动物:原角龙)
畸齿龙,生存于侏罗纪早期,约2亿零500万年前-1亿9000万年前。
(赞比亚丶当代邮票丶史前动物:畸齿龙)
窃蛋龙,身长1.8到2.5米,长有尖爪、长尾,生存于白垩纪晚期。
(赞比亚丶当代邮票丶史前动物:窃蛋龙)
鹦鹉嘴龙,两足行走,吻弯曲似鹦鹉的喙得名,生存于白垩纪早期。
(赞比亚丶当代邮票丶史前动物:鹦鹉嘴龙)
角鼻龙,一种很凶残的的食肉恐龙,生活在侏罗纪晚期。
(赞比亚丶当代邮票丶史前动物:角鼻龙)
达斯布雷龙,生活于白垩纪晚期,距今7700万-7400万年前。
(赞比亚丶当代邮票丶史前动物:达斯布雷龙)
重爪龙,生活在早白垩世,距今约1亿3000万年至1亿2500万年。
(赞比亚丶当代邮票丶史前动物:重爪龙)
嗜鸟龙,有着锋利的牙齿和高速奔跑的能力,生存于侏罗纪晚期。
(赞比亚丶当代邮票丶史前动物:嗜鸟龙)
伤齿龙,生存于晚白垩纪,约75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
(赞比亚丶当代邮票丶史前动物:伤齿龙)
腔骨龙,小型、肉食性、双足恐龙,最早出现于三叠纪晚期。
(赞比亚丶当代邮票丶史前动物:腔骨龙)
霸王龙,最大陆地捕食者,生存于晚白垩世,约6800-6600万年前。
(赞比亚丶当代邮票丶史前动物:霸王龙)
异特龙,生存于晚侏罗世,距今约1亿5500万年至1亿4500万年。
(赞比亚丶当代邮票丶史前动物:异特龙)
美颌龙,小型兽脚类恐龙,生存于晚侏罗世,距今约1亿5080万年。
(赞比亚丶当代邮票丶史前动物:美颌龙)
46亿年地球经历了五次生物大灭绝,每次灭绝80%到90%生物消失。
(赞比亚丶当代邮票丶史前动物:兽足类恐龙)
剑龙,生存在侏罗纪晚期的食草性动物,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质板。
(赞比亚丶当代邮票丶史前动物:剑龙)
三角龙,最晚出现的恐龙,晚白垩纪,约68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
(赞比亚丶当代邮票丶史前动物:三角龙)
雷龙,身躯庞大,生存于侏罗纪晚期,距今约1亿5000万年前。
(赞比亚丶当代邮票丶史前动物:雷龙)
似鸡龙,身材高大奔跑速度快,生活在大约7000万年前白垩纪晚期。
(赞比亚丶当代邮票丶史前动物:似鸡龙)
栉龙,群居,响亮的鸣叫声是它们联络的信号,生存在白垩纪晚期。
(赞比亚丶当代邮票丶史前动物:栉龙)
赖氏龙,生存于晚白垩纪,约7600万年前到7500万年前。
(赞比亚丶当代邮票丶史前动物:赖氏龙)
尖角龙,生活于上白垩纪,距今约7650万到7550万年前。
(赞比亚丶当代邮票丶史前动物:尖角龙)
埃德蒙顿甲龙,真皮板有抵抗食肉动物的作用,生活在白垩纪晚期。
(赞比亚丶当代邮票丶史前动物:埃德蒙顿甲龙)
副栉龙,草食性恐龙,生存于晚白垩纪,约7600万年到7300万年前。
(赞比亚丶当代邮票丶史前动物:副栉龙)
史前生物中几乎有99%已经灭绝,只留下遗骸、脚印或者化石。
(赞比亚丶当代邮票丶史前动物:鸟臀目恐龙)
萨尔塔龙,植食性,生存于晚白垩纪,约7200万到6900万年前。
(赞比亚丶当代邮票丶史前动物:萨尔塔龙)
冥河龙,相貌十分怪异,似羊非羊,似鹿非鹿,生活于白垩纪晚期。
(赞比亚丶当代邮票丶史前动物:冥河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