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磨石岭村坐落在济宁市海拔高度第一的凤凰山脚下,空气清新,景色优美。
村里的房子大都是六七十年代的老屋,村里居住的以老年人为主。
近几年,邹城市大力开发东部山区特色旅游,将上磨石岭村定位即将开发的民俗村之一。
上磨石岭村位于邹城市张庄镇,该村于明朝时期成村。
古时以出产磨刀石、磨盘石而闻名,因此得名上磨石岭。
村内现留存有70余座传统民居,年代较为久远,主要以老石屋为主。
其石材均取自当地,石屋、石墙与石巷浑然一体,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该村有地理标志认证产品牛心柿,总面积约2000余亩。
受到重点保护、树龄在300年以上的老柿树30余株。
另有古寨墙、古井、古街巷、老磨盘等人文历史景观13处,是济宁地区少有的旅游资源。
该村民风淳朴,至今仍保持着传统方式磨豆腐、摊煎饼、纳鞋底等生活习俗。
村民有着良好的爱护树木的传统。
家家都有相当树龄的槐树、柿子树,这些都鲜活的记载着村庄的历史。
石径……
古井……
石渠流水……
曾是许多人儿时的美好记忆。
上磨石岭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注重保存山村风貌。
留住乡村记忆,打造独具山区特色的美丽乡村。
在上磨石岭村里,石桌、石凳充满了浓浓的乡土气息。
通过就地取材,上磨石岭村规划建设了一批景观小品。
对村民房屋进行了立面改造。
铺设石板路。
整理维修破损的石墙、石堰。
这种建设既符合山区农民的生活习惯,看起来也很舒服。
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农民心情会很舒畅的。
上磨石岭村地处山区,原来,村里残垣断壁、污水横流,村民苦不堪言。
如何改变村容村貌,打造独具山区特色的美丽乡村?
上磨石岭村针对村里石屋、石墙、石堰较多的实际,提出了“看得见石头、留得住记忆”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只有结合山区实际,因山因势而建,美丽乡村建设才能别具一格、独具特色。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上磨石岭村注重抓好景点、节点的打造,因地制宜整理改造了十级地堰,维修保护了村中古井。
同时,把村民的柿子园改造成游客休闲散步的林荫石径。
将空闲的宅基地改造成村民娱乐健身的活动场所。
洁净的农家小院。
小院一角。
花花草草。
山村人家。
休憩乘凉处。
前后邻居。
街巷。
如今的上磨石岭村已成为亮点突出,别具特色的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