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山原名卢龙山,底蕴雄厚源远流长,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在南京大桥南路附近,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这座巨幅的“狮子山”屏风墙。
绕过屏风墙,一座气势恢弘的“卢龙胜境”牌楼就展现在眼前,牌楼前有中国最大的一对雄狮,高4.8米,重约30吨,用苏州金山石整块雕刻而成,风格为明太祖时期,据说是按照朱元璋祖居盱眙明祖陵的守门狮子雕刻的,两只雄狮,气势雄浑,具有皇家气概。
穿过牌坊,迎面是一幢古色古香的中国传统皇家门廊建筑。
进入胜境广场,令人豁然开朗,广场上的建筑此起彼伏,左右并不对称。
广场东边濒临护城河,凭栏,正是欣赏周围风光的好地方,还可租只游艇,荡漾游弋于清凉的河水中。
广场的西面是一座碑亭。
碑亭里的石碑字迹比较模糊。
洪武六年九月,明太祖朱元璋驾临卢龙山,将其更名为“狮子山”。
在胜境广场上,矗立有一尊朱元璋牵马出征铜雕像,彰显一代帝王之霸气,明朝开国元勋朱元璋是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少年时是个放牛娃,讨过饭,当过和尚,1360年在狮子山指挥伏兵,以8万兵马击败了政敌陈友谅40万兵马,确立了“群雄之首”的位置,奠定了明王朝的基础,1368年君临天下,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朱元璋称帝后,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治口号,修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南京城墙。
明城墙十三座城门之一的“仪凤门”就在卢龙山脚下。
并御赐卢龙山为狮子山,下诏在山顶建造阅江楼,亲自撰写了《阅江楼记》,但终因种种原因未能建成,成为朱元璋终身的一大憾事。
狮子山城墙的延续就从朱元璋雕像后面的小山体开始,沿着山道可游览狮子山城墙,阅江楼景区的城墙全部为当时所建,600多年来并无太大损坏,外有护城河,内有狮子山,形成“水包城,城抱水,山托楼”的奇景,沿着狮子山上去,其实这里已爬上了城墙,从城墙雉堞可俯瞰护城河景观,河畔的凉亭中游人常在,朱元璋修建的明代城墙,以狮子山为起点,不受前人的四方四正所困,依山势、水势的走向而建,容南京的地形特色,体现其大胆改革的治国作风,南京古城墙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市屏障,朱元璋功不可没。
继续向山间逶迤走去,即可到达山腰停车场,由此登上山顶广场,周围还有许多景点,有孙中山阅江处、玩咸亭、藏兵洞遗迹、古炮台、明史金陵碑廊、仿司母戊鼎等,尽显狮子山上留下的历代遗迹。
修葺一新的狮子山公园,林木茂盛,花团锦簇。
风景如画,环境十分优雅,卢龙胜境果然名不虚传。
金秋时节,这里更是市民一处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每天,大家于此晨练,习武,含饴弄孙,可谓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