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莫愁湖是许多人熟悉的,南京人更加不生疏。
可是,有一个抱月楼却不一定为人所知了。
许多南京人也常常忽略过去。
其实这个地方很开阔,也很有文化品位。
首先,这个地方如果从湖畔走过去,就常常在无意中被忽略了。
因为走湖畔只能看到一个建筑物的后墙。
最好在进门后,沿着南面的大路向前走,走到“海棠精品园”时,你向北面看,呵呵,抱月楼的大门就赫然在望,不过十步之遥。
抱月楼回廊的正门位于大湖西南岸,1960年始建,1966年又移此石狮一对。
楼园内有块石拼铺路70米至干道。
此楼1983年参照原设计图建成,因其部分建筑物件由二郎庙拆迁而来,为此始称二郎庙,按用途曾称大舞台、茶座,是赏月、赏“莫愁烟雨”的佳处。
其实,抱月楼是个坐北朝南的二层古典建筑,石须弥座式样为倒复莲花瓣,上镶嵌着200余块刻有“水浒”、“三国”故事的青石浮雕花板,舞台砖上刻梁山108将浮雕,栩栩如生,中间是正楼,两边有走廊连接的东西各一个亭阁,一律是大屋顶、飞檐翘角,相当美观庄重,“抱月楼”匾额由书法家萧娴1981年题写。
楼下面南是个很大的四方平台,完全可以作为舞台来做各种演出,平台的前面是个开阔的由北向南渐高的草坪,坡度正是观众看节目最好的角度。
画廊亭位于公园大门西侧,1981年建,顶为木结构,檐口下为混合结构,古典形式,建筑面积75.1平方米,因联画廊而名,不过,平时,这里的回廊却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人们在这里下棋、打牌、聊天、喝茶,练歌、唱戏,回廊成半月形由大门两侧向东西展开,也是古典风格,廊柱也一律是红漆木质,东西廊柱的尽头都有一个美好小亭,而且小亭两边都有很文化的对联。
登楼品茗,欣赏莫愁湖月下夜景,是秋游莫愁最诱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