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庄张厅

(2019-03-31 08:02:52)
标签:

旅游

分类: 古迹
周庄张厅
   张厅始建于明朝正统年间,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座落于江南水乡古镇周庄“双桥”南侧,是一幢古色古香的宅第,由明朝中山王徐达的弟弟徐孟清的后代所建,按理说徐家建的应叫徐厅,然而在清朝初年的时候,徐家衰落了,就把这座房子卖给了一户姓张的人家,才被改名为张厅。
周庄张厅
   一般在中国的老式建筑中,无论是宫殿、寺庙还是园林、民居,往往都是以建筑群出现的,不是主体高耸,而是平面展开,讲究对称,由此组成一个个院落,这些院落既是独立的,又是相通相联的,张厅也是这样一个特色,是典型的“天井院”住宅。
周庄张厅
   张厅占地面积1800多平方米,大小房间60余间,前后分为六进,还有一个私家后花园。
周庄张厅
   进门第一进是门厅,门厅主要起到装饰作用,比如张家有喜事就在门前张灯结彩,显示排场,“赏心悦事谁家院,良辰美景奈何天。”茶厅两侧的厢廊与门厅相通,窗内透出大户人家的灯光。
周庄张厅
   正厅玉燕堂前的“玉树流芳”砖雕门楼,两边各有一棵枝繁叶茂的玉兰树,关于这两棵树,有着美好的传说。第二进院的轿厅也称茶厅,左边有顶八抬大轿,主要供主人、客人在此落轿,右边是接待一般客人,也是轿夫、船夫休息、喝茶的地方。因为在旧时代社会里,等级制度森严,一般客人包括轿夫、船夫是不能进入正厅的,只能在这里等待主人的吩咐。在中国古代园林民宅中,主人为了达到“别有洞天”的效果,大门内常有一堵照壁,让人进入后才见分晓。因此,有人说,参观欣赏中国古建筑,就像欣赏一幅手卷,逐步展开。张厅的照壁在哪儿呢?有一块天然的大理石照壁,这照壁也就起到了“开门见山”、“欲扬先抑”的作用。
周庄张厅
   张厅的第三进厅堂内布置着天然几、方桌、茶几、靠椅等简洁、明快的明式家具一应俱全,正中上方悬挂着一块“玉燕堂”大匾,匾下中挂一幅“赏松图”,两侧是一副对联:“春当和时兰长足;气无曲者竹生初”。堂后柱上也镌刻着一副对联,是为“家居亦以古为鉴;事过始知天胜人”。
周庄张厅
   “玉燕堂”原名“怡顺堂”,早先庭院里种有两棵白玉兰树,春天一到,玉兰花开放,引来许多燕子在屋檐下筑巢繁殖后代,被张厅主人看见了,认为燕子和玉兰树给张厅带来了勃勃生机,于是将“怡顺堂”改为“玉燕堂”,也有金玉满堂,子孙满堂之意。这里是举办婚丧庆典和接待贵宾的地方,遇到家中老辈寿辰,儿孙辈结婚娶媳,都在正厅里行拜和新婚之礼,并设寿、喜之席,宴请亲朋好友,遇老辈去世,除了在家族祠堂行丧礼之外,还要将棺木停放正厅,按习俗做道场,所以正厅也是一个家庭举办红白喜事的地方。
周庄张厅
   正厅所陈列的家具,讲究线条简、线、精、雅的风格特点。简,就是造型简练,轮廓舒展;线,就是线条流畅,挺拔取胜;精,就是做工精细,结构合理稳固;雅,就是整体和谐,气韵雅洁。明式家具还有一个特点是背部线条凹凸有致,跟人体的线条贴合,坐着比较舒适。在正厅的正梁角落里各有两块突出的椭圆形的雕花板,这很像古时候做官人官帽上的帽翅,所以这个厅也叫纱帽厅。门槛的高低能表明官位的大小,据史书记载,这家的主人官居四品。“玉燕堂”里边是内眷招待女宾的内堂,按照以前的规矩,男士是不能随便进入的,因为在旧时代社会里讲究“男女授受不清”。
周庄张厅
   第四进大堂楼,大堂楼分为二层,楼上是内眷们生活起居之处。
周庄张厅
   大堂楼下是夫人招待女宾客的地方,堂楼家具的布置均取对称规整的形式。屋与院之间过道、天井、花坛中,植物都长得异常茂盛。
周庄张厅
   长条几案是堂楼中最主要的家具,它做工讲究,多附有雕饰。
周庄张厅
   几案两侧堂摆设着生活用品,尤其是花瓶及镜子,以取阖家“平平静静”的寓意。
周庄张厅
   堂中悬挂的这幅“轿从门前进,船自家中过”对联,是由书画名家吴冠中所撰,意思是说,八抬大轿可以从前门抬进来,而小船可以从自家院子里穿过。
周庄张厅
   大厅的东侧,有一条幽暗深长的陪弄,旧时,没有大事轻易不开正门,每逢婚丧喜庆或有贵宾来访,才打开大门,抬进轿子,平时家人进出都走陪弄。如今,陪弄却成了别有风味的旅游通道,在幽暗的光线中不知深浅地向前走,沉寂中不知逝去了多少时间,只看到斑驳的墙上,壁龛被烟火熏得发黑,阴冷的潮气在脚下氤氲……
周庄张厅
   惶惑间,一片含有绿意的光亮投来,眼睛顿时一亮:后院花木扶疏,春色如画,一条晶莹的小河奇妙地闪现在弄底,贴着墙根流来,又穿越水阁而去,仿佛文章绝妙处的神来之笔,出乎人的意料。
周庄张厅
   柱子下的鼓墩主要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一般由石头制成,而这里却是罕见的楠-木鼓墩,楠-木是不朽之木,所以经历了五百多年的历史比较完整的保存下来,也足以说明张厅历史悠久。
周庄张厅
   第五进琴棋室,古时大户人家的小姐一般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所以这里是小姐弹琴、下棋的活动场所。
周庄张厅
   张厅的小天井,有阳光斜射下来,袖珍可爱。绿草、碧竹、顽石,让这个角落格外地生气盎然,别致、玲珑。
周庄张厅
   第六进是书房,因为是临河而建,采光很好,环境也相当清静、优雅,所以主人可以静心的在这里读书、办公,打开窗户还可以看到后花园优美的景致。
周庄张厅
   推门走进书房,文雅的书卷气扑面而来,在这里所有的一切整齐简单干净,让人仿佛回到历史,让人仿佛看到江南的才子佳人在这里如何挑灯苦读的身影,以及他们上演的一段段佳话,或许这些才子佳人也同样给这宅屋带来了勃勃生机。
周庄张厅
   张厅的后院,是一个闲静素洁的小花园,四周围拥着粉墙黛瓦的民居。
周庄张厅
   高高的风火墙下,翠竹摇曳,月季吐艳,书带草点缀着曲径。
周庄张厅
   在张厅的后花园里,可体会到晏殊的两句诗:“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可表达人们的思乡之情。
周庄张厅
   一组太湖石引人注目,玲珑剔透,洁白如雪,高峰处有一峦状如飞燕,于是人们将它称之为玉燕峰,它为这个小巧的花园增添了几分灵秀之气。
周庄张厅
   而被称之为“船自家中过”的地方,有条小河称“箸泾”,虽然很窄,但与外面的大湖是相通的,所以这是一条活水。这儿融合了水乡的特色,有小桥、流水、人家,像这样的建筑就是江南水乡特有的跨水民居。可能有人会问,当时他们为什么要开挖这条小河呢?这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张家是大户人家,每天要消耗很多吃的、用的、穿的,这些东西都靠小船从这里运进运出。二是在旧时代社会时时会打仗,主人万一遇到什么不测,就可以坐着小船从这里逃生,主人在修房时给自己留了一条退路。方形的水池是供船只调头、停靠所用,实际上是张家专用的船码头。对面石头上凸出来的是以前用来拴揽绳的船鼻,称为牛鼻子。
周庄张厅
   张厅的厨房。
周庄张厅
   张家的后花园里边有佛堂,因为夫人信仰佛教,吃斋念佛,祈求家人平安健康。佛堂内供奉的是“西方三圣”,中间是阿弥陀佛和他的两位胁侍,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周庄张厅
   佛堂旁边是自家的私塾,供孩子读书所用。
周庄张厅
   张厅和所有的大户人家一样,拥有自己的私家教学场所,一座私塾,不仅仅是传授学问的地方,更是百年文化的传承之所。
周庄张厅
   私塾是官宦人家注重教育的表现,大户人家在家开设学堂,聘请德才兼备的先生教授学问,突显了明清时代私塾的重要性和普遍性。
周庄张厅
   一扇扇斑驳的门,把时光写在上面,把历史记录在上面。
周庄张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