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兖州城东金口坝,沿河堤往北一点,东沿有个闸门,便是黑风口。黑风口是把泗河水引入府河的入水口泵站,泗河水流经府河进入古城兖州。

当年北魏时期的郦道元,遍历全国山川,为考察泗河之源,从兖州黑风口乘船沿泗河逆流而上,曾到泉林,观泗河之源。

在兖州城东泗河上修筑金口坝,遏泗河水流向下游,而于泗河右岸建“黑风口”斗门,引泗河水入府河济运。

这就是历史上“汶、泗、光、府四水济运”的来历。

隋朝开皇年间(公元581至600年),时任兖州刺史的薛胄又对金口坝和金口闸(黑风口)进行了重修,使其相互为用。

黑风口南侧的金口坝可以截住部分南流河水,以减轻下游洪水的泛滥。

同时,迫使泗河水入黑风口而西流以灌溉土地。

泗河水顺着城区内的府河流出西城。

从而使城西的大片土地尽成良田。

农业连年丰收。

百姓敕之。

泗河水给麦田灌输了力量。

这个时候的麦田像个翩翩少年,在春光的照耀下洋溢着盎然的生机。

那滚滚西去滋润一方的玉河,被兖州百姓颂之为“薛公丰兖渠”,成为一座树立于百姓心中的丰碑。

古城焕新貌,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为美化城市环境,把府河建成风景秀丽的风景河,紧邻老黑风口,又新建了泵站,建成之后,黑风口继续发挥着它的作用,造福于兖州人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