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兖州嵫阳山

(2018-09-10 08:10:40)
标签:

旅游

分类: 山水

兖州嵫阳山

   兖州嵫阳山属大汶口文化,位于颜店镇嵫山南坡,是兖州唯一的一座山。

兖州嵫阳山

   嵫阳山高72.5米,是一座石头山,树木繁多,有些厂矿将矸石及废弃物堆在了山边。

兖州嵫阳山

   曾因嵫阳山,兖州历史上有段时间叫嵫阳县,虽然嵫阳山遗址现在已被列入全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局部环境较差。

兖州嵫阳山

   嵫阳山原分东西两山,两山似分似连,中间是个马鞍,如同放在平地上的元宝一般。

兖州嵫阳山

   传说中的鸟儿洼沟,难道说是沧海桑田改变了它,我个人感觉只是一条普通的小水沟。

兖州嵫阳山

   清乾隆年间,兖州一带闹洪灾当地官员上奏朝廷请求赈灾,于是乾隆帝派刘墉前来查看水情赈济灾民,刘墉乘船来到嵫阳山,见山上灾民人山人海饥民悲啼,站在山上往北望去一片水泽,刘墉爱民如子急忙上奏天子,一是请求拨粮赈灾,二是请求朝廷免去兖州一带皇粮国税,奏折中有一句描写嵫阳山和鸟儿洼的词句:“嵫阳山占地千倾,鸟儿洼万年不干”。乾隆相信刘墉便下诏免去兖州一带皇粮国税。和珅找茬治刘墉,又命人复查密告皇上,皇上认为却有不实便治了刘墉的罪并恢复了兖州的皇粮国税。传说总归传说,这“千亩嵫阳山,万顷鸟儿洼”的说法是有些夸张的水分。

兖州嵫阳山

   嵫山西峰曾建有奎星楼,飞檐斗栱,其势凌云。每当日暮时分,西天的彩霞将奎星楼涂上一层金色,景色极佳。同治年间郑紫宸曾有诗写此景:“奎楼夙建右峰巅,多士重修又左迁。结构巍然高百尺,最佳境是夕阳天”;现代徐铭绅先生则写道:“嵫山左建有奎楼,掩映苍松景最幽。况复夕阳当返照,霞光恰可快双眸”。

兖州嵫阳山

   嵫阳山山腰今已残垣断壁,但传说很多。其一:驴蹄印。嵫阳山与泰山原是姊妹俩,姊妹俩比着长高低,又只能白天长,夜里不能长。嵫阳山为了长过她姐姐,夜里偷着长,正好被倒着骑毛驴的张果老撞见,被那毛驴一蹄子踩到腰上,致使嵫阳山从此不再长。其二:滑粮石。古代兖州有一好官,为了给地方百姓减轻赋税,上奏朝廷少纳粮食,曰:“嵫阳山大,鸟儿洼广!”百姓为了怀念他,将山腰处的一块大青石命名为“滑粮石”,也就是现在的“万丈滑石”。另外还有“木车轮印”等传说。

兖州嵫阳山

   1985年的嵫阳山,山体开采还没有现今严重,驴蹄印、万丈滑石等遗迹都还存在,那时亲自滑过滑石,由上滑下,蹲的臀生疼,可见滑石的高度。现在这些遗迹全部被开采掉了,图片资料也拍不到了。

兖州嵫阳山

   相传北宋真宗皇帝赵恒曾到过嵫山。当时皇帝的御马生了病,无药可医,群臣焦躁无法可想。当晚真宗做了一梦,梦见有一白发老者献上仙草,醒来后马果然好了。于是皇帝封嵫山神为昭烈惠应侯,建庙于东山峰巅。惠应侯庙后改为太玄观,观中有元代碑刻,即原八景中的“元碑古记”。

兖州嵫阳山

   嵫阳山原有摩崖石刻二处,为北朝时物,是施主耿绐宗妻高氏及僧苌、僧凤等人的功德记文。石刻旁还刻有梅花鹿等图案,是有很高价值的文化遗存,可惜久已被破坏,令人痛心。幸亏冯云鹏曾缩摹之印入《金石索》中,使人们今天还能想其大略。冯诗有云:“剔藓惊看古隶横,佛主僧苌僧凤等;可怜零落千余年,至今犹觉精光耿。”

兖州嵫阳山

   嵫山顶上相传有张果老睡过觉的地方,其旁有驴蹄印迹数个。仙炕,神仙睡眠之处也。冯云鹏诗云:“炕上曾眠果老仙,岩前细刻莲花梗。滑石难登顾步迟,何处骑驴空引领”。其中的“莲花梗”指“苍崖古隶”一景中摩崖石刻中有莲花图案。“滑石”则指山中俗称为万丈滑石的巨石一块,在果老炕东边,虽不在八景之列,也是嵫山名胜之一。

兖州嵫阳山

   明洪武年间,一南蛮道人游历嵫阳山,每日早晚绕山各转一圈,他发现东山近山腰处清晨霞光一片,至傍晚金光闪烁,于是每日细细观察,终于在山间找到一洞口,只能容一人进出,他便在夜深人静之时,挚烛潜入洞中,入洞丈余便发现金光四射、亮如白昼,两只金羊正拼命厮杀,羊角相撞叮咚作响火光四溅,道人见状欣喜若狂不由自主的大叫一声“我看到金羊了”,瞬间两只金羊便停止了争斗,僵直于此,贪心的道人便向前搬动金羊,怎么也搬不动,便疯狂的又摇又晃金羊仍纹丝不动,贪心的道人气急败坏,便找来石块一阵乱敲乱砸,只砸掉了两对羊角,又是一顿乱砸其他皆纹丝不动,贪心的道人抱着金羊角恋恋不舍地离开山洞并将洞口封好。次日道人带上工具再次来到洞内,却发现金羊不见了,地上留下一行字“为道却贪,天理不容”。道人见状魂飞魄散,连滚带爬离开山洞,行至洞外,天突变,风雨交加,雷电大作,忽一闪电击中道人,顷刻倒地,瞬间化为灰烬,至此金羊不知何处去,只留金羊洞和金羊故事在人间,金羊及金羊洞的故事虽然以美丽开始至悲剧结束,却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和深思。

兖州嵫阳山

   砚泉是嵫山西峰后边的山泉,甘甜清洌,人称砚泉。那里古柏参天,绿草如茵,一到暮春三月,山花烂漫,百鸟啁啾,是人们斋戒沐浴后举行修禊活动以祓除不祥的好地方。

兖州嵫阳山

   “巧圣先师”鲁班穴居于嵫阳山钻研工匠之道,他把技巧广布天下,自己却过着简陋的穴居生活,因此更加受到人们的崇敬和爱戴,嵫阳山曾留有鲁班洞,现在颜店镇及周边能工遍地,巧工如云,不能说与此无关。

兖州嵫阳山

   嵫山东峰又名凤凰顶,虽然海拔只有75米,但由于孤高峭直于旷莽平原之上,亦颇有险峻凌云的气势。于是在黎明时分,登上凤凰顶观看日出,便成为八景之首。冯云鹏诗有“旭日高骞彩晕腾,万家陇亩开烟井”句,朝霞熹微中红日喷薄,万顷田畴上晨雾渐散,确实是壮美的景色,足令人心旷神怡。

兖州嵫阳山

   嵫阳山不显山不露水却遍留圣人雅士足迹,当年孔子任中都(汶上)宰,多次出曲阜赴中都路过嵫阳山,见山育百灵而不彰其功,水润万物而不争其利,于是发出了以山水为师“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感慨。

兖州嵫阳山

   嵫阳山是最早的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这里有“大汶口文化”遗址。早在七千多年前,这里已是人口密集、生产先进、文明萌动了。大约两千七百年前这里的人们勤奋耕耘,勇敢善良,诚实守信,形成了具有典型北方特色的端信文化,为儒家文化的创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两千多年前孔子门徒中属七十二贤之首的颜子诞生于此,儒家思想在这里得以发扬光大,并不断丰富与完善。属于千古正人君子之首的和圣柳下惠也诞生于此,这里千百年来民风之纯、君子之众、皆属常理。

兖州嵫阳山

   据传,大禹铸九鼎、天下分九州,兖州便是九州之一。当年大禹登上嵫阳山,考察水情就是在此思虑疏导之法,体会玉帝滋养之意。把天下分为九州。嵫阳!滋阳!滋养众生,万物沐阳。

兖州嵫阳山

   嵫阳山为玉帝所赐,嵫阳实为滋养之意,意为滋养一方善良的百姓。所以自上古至今嵫阳山周边连年风调雨顺,没有大灾大害,实乃一方宝地。

兖州嵫阳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嵫阳山有神有仙确是灵山。

兖州嵫阳山

   又传天仙玉女碧霞姐妹到人间赐福“普度众生,灵应九州”。姐姐碧霞元君化身为泰山被称为“泰山奶奶”;妹妹碧霞仙子化身为嵫阳山,被称为“嵫阳娘娘”,姐妹在天地间同生,相约只在白天生长,妹妹碧霞仙子孩童心情,欲超过姐姐泰山,晚上施展法术偷长,不料被仙游此地的张果老骑驴误踏腰间,从此嵫阳山不再生长、分东西两山,像两只金羊,所以又名金羊山。

兖州嵫阳山

   唐开元年间,杜甫的父亲任兖州司马,杜甫来兖州省亲时,与客居兖州的李白相会,并经常相约游历嵫阳山,在西山脚下天然温泉——砚泉旁豪饮赋诗,有诗为证“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兖州嵫阳山

   羊儿在山坡吃草。

兖州嵫阳山

   站在西山峰上远望东山峰。

兖州嵫阳山

   嵫山西峰旧时曾建有奎星楼,据说每年夏至时候,黎明日出,兖州城内兴隆塔的影子可以落到嵫山西峰奎星楼上。冯云鹏诗有“东望寥天悬塔影”句;清人郑紫宸此景诗云:“兴隆塔峙鲁城东,日出扶桑景不同。漫道距离三十里,照来塔影望重重。”

兖州嵫阳山

   现今滋山西峰上的建筑。

兖州嵫阳山

   嵫阳山下有洪福寺,旧名洪佛寺,一般认为始建于元代,现已无存。但据高登月先生说,他的父辈曾亲见过一件“大唐重修洪福寺碑”,碑文有云:“寺建于东汉灵帝四年”,惜此碑目前已不知所在矣。此说是否可靠,无法证明,但考虑到五代末慕容彦超就曾到城西嵫山致祭(事见《五代史补》),那里有唐碑也是可能的。洪福寺里每天傍晚都要撞钟,其声悠扬,声传数里。冯云鹏诗中有“洪福寺里起钟声,栖鸦绕树山风猛”。低沉的钟声伴着夕阳老树昏鸦,其意境确实令人流连。

兖州嵫阳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