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艺术品新政策,或将迎来造富风暴!

(2021-04-21 00:30:09)
标签:

古玩电商交易平台

古玩寄卖平台

寄藏古玩平台

田园玉翁

艺术品寄售电商

分类: 市场研究

 艺术品新政策,或将迎来造富风暴!

中国艺术品投资时代的大幕正式拉开。艺术品市场一个完整周期为7-10年(寄藏注:这样武断的说,是没有道理的)。数据显示,当下艺术品投资已处于2008年后历史性底部阶段。

2021年是传统行业加速出清的攻坚之年,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的加速下滑将倒逼企业加速转型,除了旧经济向新经济转型,实体向金融的转型也将延续2018年的趋势,进一步加剧资本供给充裕与优质资产稀缺之间的矛盾。艺术品投资正在自下而上逐渐走入大类资产投资者的配置视野。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近日,推特创始人杰克·多尔西的第一条推文作为非同质化代币(NFT)资产,以29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888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了马来西亚商人希纳·埃斯塔维,交易价格是起拍价的2.5倍。

01 数字革命是我国需要抓住的重大机遇

我们所定义和理解的“资产荒”并非配置资产数量的稀缺,而是收益率的“稀缺”。这种收益率的“稀缺”深层次原因是受制于实体投资回报率的下降,同时也是无风险利率向下的长期趋势决定的。尽管美联储正处于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过程中,但是依然无法改变全球零利率的大趋势,中国的宽松之路尚不到半程。

总量上的流动性充裕和结构上的居民财富重配催生了资管行业的黄金时代,今天的“大资管”行业管理着近70万亿的资产规模,且正朝着五年100万亿加速发展着。这100万亿投进任何一种传统资产中都是泡沫:房地产市场正在向下的大拐点上,股票经历十年不遇的股灾后又在全球风险资产大调整中“躺 qiang ”,债市的未来在无风险利率下行空间收窄的背景下也不再明朗,股权投资在经历2018年的盛宴后仅剩残羹冷炙。

02 政策红利、资本青睐,艺术品投资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综合国力竞争的天平上追加文化的砝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也明确提出了到2035年要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艺术品市场一个周期为7-10年。2009-2016年为国内市场高潮期,参与主体的扩大、艺术品投资信托产品的问世,使交易额从2009年的212.50亿元激增到2016年的3947.50亿元,2016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艺术品市场,全球市场份额占比超过30%。艺术品市场受风险暴露、经济增速放缓、高压反腐等冲击,交易额回调明显。当前市场正处于历史底部,流动性充裕而资产稀缺、优质艺术品供给严重不足甚至下滑,配置艺术品正当时。

从艺术品指数规律来看,每次最低谷都是布局的好时机。目前已接近该指数历年来最底部时期,有望迎来上行周期,建议逢低建仓。随着我国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政策不断深化和落地,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正面临政策红利、产业转型和经济转型的三大机遇。艺术品投资也迎来了黄金发展期,资本充足、艺术品市场可抄底、政策优势明显。

03 掌握艺术品市场商业规则方能有的放矢,收放自如

当前我国居民财富水平快速上升趋势为艺术品投资提供了经济基础。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在达到8000美元时,艺术品投资市场会加速发展;当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工业化基本完成,艺术品投资将迎来爆发。2016年中国人均GDP为7485美元,其中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等7个省市已进入人均GDP“1万美元俱乐部”。有专家预计2019年我国人均GDP将超15000美元。

这意味着整个艺术品投资市场的经济基础已经基本打好,中国艺术品投资时代的大幕可以正式拉开。

但不论如何,如果想要跻身于艺术品市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掌握艺术品市场的商业规则。艺术品收藏、投资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艺术品本身历史文化价值、稀有程度和工艺水平上。

艺术品收藏、投资者要牢记:不论古代还是近现代艺术品,当时值钱的,现在仍会很值钱;当时不值钱的,以后依然不值钱,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收放自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寄藏”,专业的古玩及现代艺术品寄卖平台!
“寄藏”,价格透明的古玩电商平台!

买家、卖家、爱好者三方共赢的平台!欢迎藏友加盟创业!

藏品寄卖,就找“寄藏”!

品牌创始人,艺术品经纪人,本博主微------:dushitianyuan01(都市田园拼音+01)

博----客:田园玉翁、寄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