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玉识趣35:一眼赏识为望气,十图辨认求证据

(2021-03-14 07:21:34)
标签:

古玩电商交易平台

古玩寄卖平台

寄藏

田园玉翁

艺术品寄售电商

分类: 古今玉翠
古玉识趣(35):一眼赏识为望气,十图辨认求证据
一夫之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107/e6ad7694061f4c858844d534d87a6b4c.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107/83cabdbb12e842fbb45483425c2e0209.jpeg

古玉鉴识是个由粗到精、由广到深的过程。所谓形而下处辨迹痕,形而上方望气韵(参见《古玉学步(88):形而下方辨迹痕,形而上处望神韵》)。

平时有条件多角度辨认、多方印证当然好,料工型纹一一对照、沁色包浆面面俱到,这是“读十图”(上手观摩),这样当然能够保证准确率,虽然不能万无一失、也可保证减少错识,所以平时学习应该全面考察、多方求证。那如果万一仅出一图(一眼所见)考试的情况下,能不能辨识呢?也未尝不可,毕竟有些真正大开门的出一局部也可辨识一二。当然首先要具备主要信息特征已经展示、或者图片清晰特征明了的条件,不是所有都能一眼识宝、一图辨古的,那不成神啦(大家除外)。而在文化展厅、文玩商店、古玩地摊等真金白银的实战场所,真正看件不是先满手抓起反复观摩全面考查,而是先一眼望去,搜索出有没有与众不同、木秀于林的,这是“望一眼”功夫。所以说读十图也对、望一眼也行,所给出的条件和所具备的功夫不同而已。至于“望一眼”的准确率,毕竟是望一眼而已,当然应该要大大低于“读十图”了。据说马未都先生曾经说过:如果一个鉴古者反复辨识而说不出一句话,那只有两种情况——要么就是故作高深、要么就是真的不懂。

所以辨识古玉犹如考试,如果望一眼(一图)给答案,还是需要点勇气的,总不能常常给人贻笑大方吧。对于藏玩而言,既要训练平时“读十图”的功夫,也要训练用时“望一眼”的诀窍,两者兼备方为一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寄藏”,专业的古玩及现代艺术品寄卖平台!

买家、卖家、爱好者三方共赢的平台!欢迎藏友加盟创业!

藏品寄卖,就找“寄藏”!

品牌创始人,本博主微------:dushitianyuan01(都市田园拼音+01)
博----客:田园玉翁、寄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