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班主任工作现状之思考

(2019-05-18 15:44:29)
分类: 专题主讲

班主任工作现状之思考

                          区二中    夏丽萍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是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在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能否贯彻,良好的校风能否形成,德育目标能否真正落实,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取决于班主任的努力。

一、班主任工作存在之问题    

1、对优等生不恰当地奖。奖,有激励作用。但这种奖必须恰当适度,令人信服。目前有些班主任对学生的某些“奖”却与此相悖。每次考试,都进行总结发奖,且奖项繁多,总分前五名奖、单科优胜奖、进步显著奖等。这种奖励办法或许能起到某种“激励”作用,但同时也会使某些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和嫉妒心理,使班级出现不团结现象。

  2、对差生名目繁多地罚。罚,无论如何不是学校科学有效的教育手段。罚不能代教,然而以罚代教的现象却时有发生。首先是罚款,违反课堂纪律罚款,损坏公物罚款,而且明码标价,清清楚楚。可是学生钱从何出?不甘愿认罚怎么办?这种罚款的做法只能是消极的。其次是罚劳动,学生犯了错误,就让他连续一星期打扫卫生。这种做法能使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信念吗?他们还能把爱劳动看成是一种美德吗?再次是罚站,上课违反纪律罚站,问题回答错了罚站,仅就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而言,是增强了还是减弱了?一些班主任错误地认为这样做才易见效,才能树立威信,却没有觉察到由此带来的恶性循环。
  
3、对班级护短有加。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该爱学生,但这种爱应是高尚的、理智的、纯洁的爱,是基于责任感和事业心的爱,而不应是狭隘、盲目的爱。有些班主任总觉得自己的班级好,容不得其他老师的批评,处处为所带班级争荣誉。本班学生和其他班学生发生矛盾,产生纠纷,班主任就明显地表现出对本班学生的偏袒和开脱。班里学生有违反纪律现象,班主任就想方设法为其说情,不让学生受到校纪处分,也怕扣除本班纪律分数。班主任的护短并不是对学生真心的爱,严格地说是害,它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
 
4、
对班干部任人唯“拳”。对某些在某方面有特长的差生委以某些任务,在班级中安排一定职务,以调动其积极性,激发其责任感,树立其自信心,这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但是如果没有限度,甚至以“委以重任”作为对个别品德不良、行为不端、活动能量大的学生的管束方法,是有害的。有的班主任启用这样的学生做班长或纪检委员,是利用其力气大、拳头硬、同学怕、说话有人听等优势,其结果是这些班干部在班级中乱发号施令,为所欲为。常常借助于拳头,完成班主任交给他的任务。这些班团干部的周围往往有几个要好的同学,形成一种特殊的团体,左右整个班级。在这样的班级气氛下,许多学生感到压抑,严重扰乱了班级风气。
 
5、
对师生关系理解片面。有些班主任片面地理解师生间的平等、亲密关系,不是按照应有的标准去要求学生,而是以无原则地迁就来迎合个别学生。个别学生犯了错误,不是帮助他们认识、改正错误,而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为学生隐瞒,以此获得学生的好感;有些班主任在和学生交往中不是对他们进行良好的影响和有益的指导,而是单纯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相处,甚至跟学生一起吃喝。在这种师生关系下,学生是非观念模糊,进取意识淡化,难以形成好的班风。即使学生完成了班级某些任务,但在他们看来,只是对班主任的一个“回报”,是给班主任一个“面子”,而不是自觉的、理智的行为,不是作为班级一员应负的责任。
  
6、
对家长态度冷热不一。班主任和学生家长有一种基于同一目标的同志式关系。班主任对学生家长的热情、友好、协商的态度,以及利用自身具有的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优势,对家长进行的有益指导,是保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一致性,取得较佳教育效果的基本前提。在对家长的态度上存在的误区是:有的班主任完全把自己摆在支配者的地位,对家长“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使家长陷于尴尬境地,从而达到使家长迁怒孩子、狠狠教训孩子的目的。还有一种看起来相反的态度,个别班主任颇为关注家长的职位,和家长套近乎、拉关系,以对学生的关心来笼络家长感情,借此达到个人目的。两者表现不一,实质都有损教师形象,使班主任失去应有的威信。

    二、班主任努力的方向

1、提高自身素质,发挥自身的表率作用
  “德高为师,行高为范”。班主任往往是学生心中的偶像,其一言一行直接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在工作中爱岗敬业,严守职业道德是十分必要的。要以爱润其心;以言导其行;以德服其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班级管理中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都率先垂范。班主任要努力加强自身的修养。班主任还要有一颗年轻的心,要与学生同律;班主任更要有一颗善思的头,多思必多得,多思才能与创新同行;班主任还要有善学的品质,多学必多能,多能才可超越自我,与时代同步。

2、做好学生的心理医生
  既要做医生,就要会看病,会开药治病。看病的方法很多,但不要忘记我国中医诊病的传统精髓:,,,切。

(1)、望,即多观察,勤观察。课上课下,必修课,选修课,音体美课,均是“看病”的好场所;前门后门,窗外,均是“杀敌的好战场”!通过方方面面的观察可以了解第一手材料:谁的目光呆滞;谁又手托香腮;谁伏案哭泣;谁又在涂鸦?这都是学生思想动态的体现。
  (2)、闻,即广开言路,多倾听学生的心声。
  (3)、问,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往往陷入自闭的境地。问,可以排除心理障碍,敞开心扉,积极配合“救治”。
  (4)、切,成绩是心里思想变化的晴雨表,是心理障碍的主脉。抓住学校考试的有利契机,及时分析,对比成绩。抓住这根主脉,可以及时找到病因,从而找到“病灶”,以便对症下药。病因找到了,药也开好了,下面的工作就是督促学生“吃药”。学生的管理重在常抓不懈,坚持始终,最好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下药。
    3
、做好班级学风建设
  优良的学风是班级的生命线,勤奋扎实的学风是促进班级不断发展的原动力。因此,作为班主任抓好班级学风建设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经过几年的摸索,我认为要想建立好的学风,班主任要注意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习惯。

(2)、班主任应该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络员,更应是老师和学生的勤务兵。每逢放长假,倒要及时的了解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到心中有数,返校时帮科任老师及时收取,协助老师督导学生的学业。
  (3)、坚持环境育人的原则。教室是迁不走了,但环境是可以改善的。谢绝外班学生来访,密切注视学生的书信往来,杜绝一切外来干扰,课间往班级门前一站,怎么也能起到一个稻草人的作用吧!

4、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一个班级肯定有好学生,也会有学困生,作为班主任千万不能因为学困生学习不好或表现不好而放弃对他们的培养与转化,这些好惹麻烦的学生真的无药可救了吗?班主任的冷眼相看,常常是把他们推往相反方向的助力。教育的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这类学生和一些“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我们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4、大胆使用班团干部,努力培养团队精神
  作为一个班集体,绝不是人数的简单相加。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有“预期目标”。有了班级理念、有了班级的目标,班主任就不仅仅是管理员,而会是设计者、建设者和掌舵人。班级的目标就可以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强烈需求,激发学生的主观动能作用,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自觉完成预期的学习计划。为确保班级目标的实施,还必须建立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班级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和取得应有效果,在很大程度上要看班级干部的能力和作用。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充分调动每一名学生的积极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