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问题探究
(2019-04-16 20:10:23)分类: 教学展示 |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逐渐变成每个学科的教学重点。本文以一堂课例反思为基础,对初中英语阅读课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课堂导入;课堂追问;思维品质
一、 引言
二、 观摩课例回顾
1、 教学内容
2、 教学设计
三、 课堂问题探究
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本课例教学效果一般,最直接地表现为最后的展示环节时间不够,教师缺乏对活动成果的评价,也没有时间展示分层作业,遗憾诸多。经过对该课例的反思和剖析,笔者发现了在该课堂教学中需引起重视的一些问题。
1、 课堂导入需有效。
一个恰到好处的课堂导入能迅速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为之后的课堂环节的呈现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
[教学片段1]
Step2:Warming up and Leading in
教师课前截取了一首名叫Be What You Wanna Be的歌曲的片段,并将该段歌词呈现于幻灯片上,让学生们通过听歌曲进行填空,以最终导出话题。师生对话如下:
T:Do
you like music?
T: Let’s enjoy a song, OK?
教师随后开始播放音乐;音乐停 ,教师开始提问:
T: Can you fill in the blanks on the
screen?
T:How about other students, if you know, hands up!
S2: I didn’t hear.
发现学生没有听到填空所需的词汇这一情况后,教师直接公布了答案。接着教师继续提问:
T:Which sentence do you like best?
在学生没有反应过来的情况下,教师指着其中那句“you can be just the one you wanna be”引导学生,随后学生开始明白:
Ss: You can be just the one you wanna be.
随后教师再次在幻灯片上呈现该句子,并追问:
T:What does the sentence mean?
T:
教师随后展示下一张幻灯片,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某些家规的意见和看法,最后引出话题“Are you allowed to make you own decisions?”
课例中该教师设计了“听英文歌曲”的方式热身导入,以期化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然而如教学片段1所示,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带来的歌曲无法预期地引起学生们的共鸣。课堂氛围从一开始的有些缓和又开始变得紧张沉闷。而教师花了大量时间,只是为了牵强而又迂回地引出“青少年是否该被允许做自己的决定”这一话题。这样无效而尴尬的课堂导入刺激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导致最后整堂课的“爆表”。
结合本课的话题——青少年与父母的观念冲突,笔者认为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播放迪士尼出品的《寻梦环游记》的片段,该片描述的是一开始家人阻止小主人公追寻音乐梦想到最后达成双方理解的情节,很符合本课的主题。
2、 课堂追问需及时。
课堂追问是课堂教学的一门艺术,它是指教师在课堂动态生成中,对原有问题作进一步深化处理。但是在很多课堂中,由于教学环节多、时间紧迫等原因,教师们急功近利,忙于教学内容的完成,而缺少了“等待”,放弃了追问。
[教学片段2]
Step: Before reading.
Activity: Are you allowed to ...?(Yes or No)
教师首先在幻灯片上呈现了几个常见的家规,并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学生发表对于这些家规的意见和看法,以期引出“青少年与父母的观念冲突”的话题,为下面的阅读环节做好预热。师生对话如下:
eg1: T: Are you allowed to hang out with you friend?
S1: No.
T: Do you agree with your parents about this?
S1:No.
T: Can you follow it?
S1: No.
T: OK, sit down please.
eg2: T: Are you allowed to play computer games on weekends?
S2: No.
T: Do you agree with your parents about this?
S2:Yes. Because it’s bad for my eyes.
T: Can you follow it?
S2: Sometimes.
T: OK, sit down please.
从以上两则对话中可以看出该教师缺少了在课堂教学中的及时追问,使得对话始终停留在表面的提问和回答上,无法感受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真诚深入的交流。其实细细想想这两个学生的回答,其实是“有故事”的孩子,如果教师能进步一提问,也许会发现很不一样的课堂生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追问是教师智慧的体现,适时的追问能点亮课堂智慧的光芒。
3、 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问题设计需精心。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思维品质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英语阅读教学中有关于思维品质的问题的设计对于英语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特别容易出现一些“伪思维品质的问题设计”,最后偏离文章主题,实际教学效果与预设大相径庭。
[教学片段3]
Step5: Writing.
T: Suppose now it’s 2005, please imagine and describe Liu Yu’s life now. Please write after the three beginnings:
Beginning1:
Liu Yu is a successful running star. He has a great life. (...)
Beginning2:
Liu Yu is an unsuccessful running star. He lives a hard life. (...)
Beginning3:
Liu Yu is a common man. He lives a common life. (...)
教师在该环节设计了让学生想象Liu Yu在2025年时的生活,并给学生们提供了三个预设好的开头,然后让学生接着续写,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缺少作为一名成人的生活经历,开展的想象比较有限,教师们用成人的思维给学生们设了限制,这样的设计不能起到挖掘学生思维品质的作用。
四、 结语
参考文献:
(1)陈晓.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小学教学研究2016
(2)包天仁.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简介[J]. 英语辅导报特刊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