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聚焦班主任》读书笔记

(2018-09-29 21:13:09)
分类: 读书笔记

《聚焦  班主任》读书笔记

盘河镇中学    杜文苹

一、班主任缘起

1、我国现行班主任制,脱胎于苏联20世纪30年代开始建立的班主任制,苏联的班主任制是在一种非常特殊的教育变革的背景下产生的。(废除班级授课制,实施“小组实验法”)

2、苏联关于班主任工作性质与职能的规定说明的问题

(1)  班主任是从分组实验制的“组指导员”转化而来

(2)  在班主任职能中,为提及组织班级学生集体

(3)  关于班主任职能,为什么未把“纪律教育”包括在内

(4)  按照某种成文或不成文的规矩,班主任有责任执行学校行政向班级指定的任务,包括校外摊派的临时任务,然而苏联情况则不然

二、“班主任制”在中国

1、在中国直到1979年才开始形成一套班主任制度,其要点为:

(1)  班主任资格:工作好、思想好、作风好、具有一定教学水平、管理学生经验、组织能力

(2)  班主任职责:关于班主任的工作要求

(3)  班主任课业负担量

(4)  班主任津贴标准

2、班主任职责存在的问题

1)学生是否活该“被样样管”?

2)班主任是否管得了?

3)班主任是否尽职,能不能根据这些要求问责?

3、级任制、导师制、班级活动室制、辅导制共同之处有:

1)教育(包括德育)是所有教师的共同职责

2)级任教师、导师制导师,本身都是教师

3)尊重学生自主活动与学生组织自主管理的权力

4、我国现行班主任制度赋予班主任的实际功能是:

1)作为有别于任课教师的“德育工作者”,易生包办班级学生“德育”的误解

2)代替学生组织包办班务,从而成为有别于其他学生行为管理与指导责任制度的特殊的经验形式

三、有别于“班主任制”的级任制

我国在民国时期,班级管理一般实行“级任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后,从1952年开始,改行“班主任制”。

1、级任制为学籍担任制的简称,亦称级任教员

2、在小学,级任制分为:年级固定制

                       班级固定制

3、级任制与班主任制的区别

(1)  级任教师不仅承担教学任务,而且依照当时的规定,其教学任务还相当繁重

(2)  虽然级任制教师承担训育与学生行为管理的职能,而此种职务并非级任教师专职

4、级任制教师工作职能有限,是由于在学校对学生施加影响的工作结构中,所谓训育的职能有限。

5、19世纪中叶以来,在赫尔巴特学派的影响下,学校对学生影响的工作,划分为管理、训育与教学三种职能活动。

6、进入20世纪以后,同基础教育相关的变化包括以下两端:

(1)  传统教育旨在使学生个性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成为独立的个性

(2)  传统教育中无论是管理、训育还是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导的举措,学生则处在被教育的地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