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诗作《游园不值》中的诗句。原诗这样的:“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此诗写诗人春日游园的所见所感:先是诗人游园看花而进不了园门,感情上从有所期待到失望遗憾;后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进而领略到园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惊喜。
此诗所写的大致是江南二月,正值云淡风轻、阳光明媚的时节。诗人乘兴来到一座小小花园的门前,想看看园里的花木。他轻轻敲了几下柴门,没有反响;又敲了几下,还是没人应声。诗人猜想,大概是怕园里的满地青苔被人践踏,所以闭门谢客的。诗人在花园外面寻思着,徘徊着,很是扫兴。他在无可奈何、正准备离去时,抬头之间,忽见墙上一枝盛开的红杏花探出头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人从一枝盛开的红杏花,领略到满园热闹的春色,感受到满天绚丽的春光,总算是不虚此行了。
从诗意看,门前长有青苔,足见这座花园的幽僻,而主人又不在家,敲门很久,无人答应,更是冷清,可是“一枝红杏出墙来”,仍然把满园春色透露了出来。从冷寂中写出繁华,这就使人感到一种意外的喜悦。我最喜欢的就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诗,它是全诗的诗眼,在‘出墙来’的前面加上了‘关不住’这个‘关’字,突出了春意的活跃,使与‘关’字相应的‘出’字更有精神。‘一枝红杏’与‘满园春色’相对,又显出春光的洋溢,关不住的春光;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作者从失望看到了希望,在悲观中有乐观;很富有哲理性。春光不负赏春人,春色冲出了围墙。有一枝红杏出墙,诗人的心理期望得到了胜利。这种胜利满足感,取代了游园不值的遗憾与失望。这种细微复杂的情绪变化,是以前有关杏花的诗中所不见的。
此外,这首诗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一枝红杏出墙来”原意指红色的杏花穿出墙外,形容春色正浓,春意盎然。然而后来人们又用“红杏出墙”比喻妇女偷情、不守妇道。例如:女子整天独守空闺,寂寞难奈,终于做出红杏出墙的丑事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