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
(2018-05-08 23:54:10)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教案 |
《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24、25页
教学目标:
2、通过观察情景图,尝试看图口述,理解加法的意义,初步培养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初步体会加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 加号的认识、加法算式的读写。
教学难点: 加法算式含义的理解以及正确表述。
教材解读: “加法”这节课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第一次学习计算的问题,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5以内数的认识以及分与合。学生要能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因此学生对加法含义的理解相当重要。
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是初次接触用加法算式解决实际问题,但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计算出加法的得数并不是很难。但要真正从加法的含义去理解,并用缜密的语言表达加法的含义有些困难。因此,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通过具体、直观、形象的方式逐渐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出示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本来有3个气球,又拿来了1个气球。
二、探究新知
(一)感知“加法”的意思
师:那么同学们现在总共有几个气球?
预设:4个。
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预设:(1)数一数;(2)3+1=4
师再追问:本来有3个气球 ,又飞来了1个气球,一共有4个气球。你能不能用上节课已经学习过的分与合的知识来说一句话?
预设:3和1合成4。
师:像这样,把他们合在一起的过程,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加法。(板书课题)
出示点子图,从图片到符号,再抽象到数字。
师:把3和1合在一起,就可以这样表示:3+1(板书式子,中间这个红色的符号叫做加号,让学生拿出手指一起写一写加号,先一横再一竖,像什么?)。
师:把3和1合成4,我们再用一个等号连接(板书等号),我们把这个算式读作3加1等于4。(跟老师一起读3遍)
师:我们说这里的3+1=4表示3个气球 和1个气球合在一起,总共有4个气球(多请一些学生来重复,完整说出)
师小结:这个题目,我们是用加法来解答的,从今天开始,加号就是你们的好朋友了,解决合在一起的问题就要用到加法。
(二)体会“加法”的意思
做一做: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1、2+2=4
2、4+1=5
3、师:说一说,你都看到哪些加法算式?
生:(重在让学生读对)
师:1+2=3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1)1个女同学和2个男同学在折纸鹤,合在一起,一共是3个同学。(这个不容易想到)
(2)同学们折了1只蓝纸鹤,2只黄纸鹤,合在一起,一共是3只纸鹤。(教师注意引导)
师小结:像这样,解决合在一起的问题的时候,就用加法。
(三)理解“加法”的意思
好,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个问题。看松鼠加法动画
师:那么这个问题,该怎么解答呢?(请学生列加法算式)
预设:3+2=5
师:那么3加2等于5,这个5是怎么来的呢?
预设:(1)有的小朋友这样算,他从头开始数:1只、2只、3只、4只、5只,得出的结果是5只。
(2)还有个小朋友也是来数数,但是他这样数,已经知道了有3只松鼠,就从3开始数,4,5,也得出了5只。
(3)有位小朋友非常有意思,他说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3和2合在一起是5,我们就用前面学过的数的组成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不是更简单吗,她就得出了5只。
师小结:同学们,选择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不同算法是不同思维发展水平的体现,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随着教学的进行可慢慢引导学生按数的组成进行计算。)
三、练习巩固
我们来看,做一做P25
1、这里有几只小猫在做什么?左边有4只小猫,右边有1只小猫,它们正在玩球,那么合在一起,一共有几只小猫呢?怎样列式计算,4+1等于几?等于5,你是怎样计算的呢。
2、我们再来看,这时候左边有1只小猫,右边有4只小猫,合在一起,一共有几只小猫呢?怎样列式?1+4等于几?你算出来了吗?也是等于5。
师:你看多有意思啊,4加1等于5,1加4也等于5。
四、全课总结
师:好了,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学习了加法,认识了加号这个新朋友,又见了等号这个老朋友,我们知道了求合在一起的问题的时候,可以用加法。今天的加法就学到这里。
板书设计
3
:
:
加号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