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康熙《五莲山志》卷一

(2017-07-31 10:44:31)
标签:

历史

文化

佛学

旅游

五莲山志卷之一

                                   五莲山释海霆惊龙编集

                                古琅邪  王咸炤  屋山批选

                                           石民订正

 

   五莲山志                                   海霆

 

流云峡  在光明寺西北

天竺峰  在光明寺西。高三千尺,如堵坡涌出空外,疑天竺飞来也

礼西台  在天竺峰后。开山和尚曾登其上,说西来大意。

    在天竺峰上。

太乙池  在天竺峰上。九节菖蒲生焉。

复有山  在礼西台后。石水清浅,游于此濯缨。

大系马峰  峰起峡中,壁立无依。去山五里,行路却步。呜呼!谁系马者?

小系马峰  在大系马峰后。

丹扆峰  在大系马峰前。

碧鸡峰  在丹峰前。

天然桥  在丹峰下。

挂月峰  峰上一台,飞岩覆之。秋来碧空如洗,斜月横眉,不由人不忘归也。在天竺峰西。

织女洞  在天竺峰下。空而入,右透礼西台。

莲叶舟  风出洞,舟浮浮欲动。

螺蛳石  在谢豹石北。

谢豹石  在螺蛳石南。掩袂作羞避状。

观音洞  在古云堂寺南。

古云堂寺  在天竺峰下。不知何年敕建,碑版无复存者。

荷叶棚  在观音洞西南。擎雨凌风,空翠欲滴。

水陆殿  在地藏殿后,先师和尚建。

地藏殿  在水陆殿前。

北无字碑  在荷叶棚西

樱桃涧  在光明寺东

莲华峰  在吐日峰在西北若莲华欲放未放时。

    日峰东。石陀陀久伏欲起,岂龟已千岁乃游莲叶上耶?

日峰  在莲华峰东南。晨钟未起,见日出大如盘。

白鹿洞  在望海峰下。开山说法时,白鹿随僧入,徘徊阶下不

白鹿门  在白鹿北。白鹿花献佛于此。

弥勒顶  在光明寺东北。

覆钟峰  在弥勒顶上,一名七佛幢。

弥勒殿  在覆钟峰前。疑慈氏与无着天亲,讲唯识也。

凤凰石  在弥勒顶西。翼喙毕露,正当寺门。

餐梧洞  在凤凰石下,容三二十人。

洗钵泉  在餐梧洞北

放生池  在洗钵泉南。

般若泉  在地藏殿前

紫霞涧  在光明寺西南。

五莲峰  在卓锡峰东。高五千尺。日初出,五峰熊熊天半,太华仙人掌也。旧名五朵。

菩萨台  在五莲峰后。台磊,几与峰平。

聚笏峰  在剑槊峰西。石石笏起。

卓锡峰  在剑槊峰东。

剑槊峰  峰下有二石,如剑、槊跃起。在聚笏峰东。

    在聚笏峰西。劈空玉立,跻无梯,汲无,飞仙绝构也。

水晶屏  在瑶台西,屏亭亭,几与台齐。远望之,空青如水晶。

西极台  在水晶屏西

羊化石  石似羊,疑羊所化。在西风门外。

兔化石  石似免,疑兔所化。在西风门外。

    在羊化石南。

西风门  在聚笏峰北。

南无字碑  在西风门外。“南无”,或作梵音读。

白玉楼  楼,孤石削成。东南与瑶台相

    在白玉楼北。石石壁立。

石老人  在白玉楼南。

立锥峰  在白玉楼。正如锥。

千层塔  塔涌起涧中,如春蕉欲展,碧玉层层。三月望日,从紫霞来者,合掌礼塔乃

烟雨涧  在光明寺东北。

太乙峰  峰在山之东北麓,苍苍蔽天。一名北台。

北风门  在太乙峰后。

    在砚棚东。碧云初破,白鹤欲来。

达摩石  在太乙峰西下。

楞伽峰  在狮子窟上。顶方根细,浮立石上。梵言“楞伽”,华言不可到也。

狮子  在楞伽峰下。鹰之所游也。

试剑石  在楞伽峰南。

碧桃熟  数枚,在华表东石栏上。

    在华表西。棚内一砚,围八尺。

开山塔  在菩提楼东。

菩提楼  在大悲峰东。

大悲峰  在天竺峰东北,光明寺主峰也。前高数丈;跻巅量脊背,则云物蒙蒙,不可以测。

聚花台  在寥天阁下。春风蛱蝶满之。

寥天阁  阁悬悬为山赘疣。在聚花台上。泰公筑。

振衣亭  在寥天阁南。玉泉汲道也。

松风径  径绕光明寺东、南、西、北三。泰公筑。

光明殿  在大悲峰下。明神宗皇帝敕建。再七十年,霆偕寺众重修,易以碧瓦。

藏经楼  在光明殿后。开山和尚建

分贝阁  在藏经楼东。开山和尚建。贝叶,明天启三年天竺僧所献。

御仗阁  在藏经楼西。开山和尚建。仗,明神宗皇帝中侍赍来。

御书楼  在分贝阁南。泰公建。敕,明神宗皇帝遣中侍赍来。

御幡楼  在散花阁南。泰公建。幡,明李皇太后遣中侍赍来。

伽蓝楼  在护法殿前。霆建。

    在光明寺西南。

    在光明寺东南。

    关在凤凰石西。细不容发。

    生太乙峰下。不知何时始与峰并。

观音涧  在光明寺东南。

鹦哥瓶  瓶在涧侧,曾有鹦哥歌舞其上。

朵朵青  在光明寺南。

石镜山  在瑶台前。石如镜,历历数游人。

碧云洞  在石镜山。空嵌可容数十百人。

石丈人  在碧云洞外。

说法台  台平厂,乱石环立,若听法者。

    在石镜山前。

维摩床  石瓮之间趺坐,迹隐隐,维摩床也。

观音峰  在瑶台西南。瘦削如芙蓉。

附耳峰  在五莲峰东。两石若附耳语者。

南极天  在五莲峰南。南峰之秀极于此。

虎头峰  在五莲峰东南。

鹦鹉山  在虎头峰南。下为草玄亭。

小朵山  在鹦鹉山南。

十八盘  在光明寺东南。

望海峰  在吐日峰西。突兀霄汉间。东南去海百里,望之若在膝前。泰公起浮图其上,以碍飞龙,风雨攫去。

石浪棚  石波涛起望海峰上。

锡扣泉  泉盏盂大,不涸不溢。洗目漱齿,游人蚁附其上。在五老石北。

五老石  石须眉如画,联袂北下,若饮于泉。

回马崖  马至此不复前矣。在锡扣泉东。

滴水岩  水自樱桃涧来,碎两崖,石乳星星下,若振环佩,若鼓寒碧,若棋子丁丁然。

清凉榻  石坦平可卧,如五台清凉石,以名。在滴水岩西。

    南向,先得日。

    与旭台对起,交影榻上。

千尺霞  在旭台东北。赭石岩岩,海霞之所宅也。

流霞洞  在千尺霞下。光明寺未起时,开山和尚卓锡于此。

钵盂峰  在五老石西,一名簦台。

玉烛峰  在钵盂峰西。上锐下削,如飙焰燎空。

白鹤峰  在乱峰之前、五莲之下。若须菩提之礼世尊,五百阿罗汉从傍窃听也。

呵石潭  潭上石磊磊,欲落未落,如人呵使住者。在白蝠洞西南。

白蝠洞  在香炉峰北。

香炉峰  在白蝠洞南。时有香云覆之。

城子麓  山口麓如连环,缭绕东北去。中有桃花千树,啼莺乱之。鹤亭张石民曰:“小武陵源也。想黄道贞隔水问渡时。”

 

 

注释:

1、海霆:字惊龙。五莲山光明寺第五代主持僧,《五莲山志》编集者。

2、光明寺:全称五莲山护国万寿光明寺,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明神宗敕建。作为山东省的佛教名山,五莲山与佛教结缘历史悠久。早在唐代,五莲山就有应身菩萨筑精蓝习静,宋代又有戒比丘毗尼于此。明万历三十年(1602)西蜀僧明开(字心空)卓锡五莲山后,敕建护国万寿光明寺。据《五莲山志》记载,明开僧在云游名山大川后至此,见五莲山(原为九仙山之五朵峰)苍壁插空,云岚出没,缭白绕青,峰之幽幽,泉之活活,喜曰:“缘在是矣!”遂在大悲峰下结茆而居。不久即北上京师,上书朝廷恭请山名寺名。但由于当时的五朵山山非名山,寺非名寺,也就一直没有得到皇帝的恩准。一日,明开到北京西山诸寺游览,巧遇惜薪司太监王忠,两人一见,心通意合,如逢故交。王忠便将明开及五朵山的详细情况向皇帝奏报。此时,适逢李皇太后患眼疾,久医不治,明开“结坛咒大悲水进呈,太后服之立愈”。神宗大悦,赐山名“五莲”,寺名“光明”,发内帑五千金,派御马监太监张思忠督工建寺。历时五年,建起了大悲殿、藏经楼、分贝阁、御仗阁、左右禅堂、浴室、厨房、山门等,使原本简陋的寺院面目一新。该建筑群位于望海、天竺、大悲三峰之间,规模宏大,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一时五莲山光明寺香火兴盛,声名大震,远噪大江南北。至清代,与长清灵岩寺、青州法庆寺、九仙侔云寺并称山东四大禅院(据山东通志)。

  


五莲道里记            心空

 

五莲山在诸城南八十三里,高八百四十丈五尺,径九里二十三步一尺,围二十九里五十三步三尺。东至漏厄河,南至二人石,西至胡林,北至北榆林,东南至鹦鹉、小垛二山,西南至九仙麓,东北至城子麓,西北至倒仓岭。盖御马监太监张思忠表定者。

 

注释:

1、心空:法号明开,字心空。明代高僧,五莲山开山和尚。四川成都人,俗姓庞。明万历三十年(1602)明开卓锡五莲山后,敕建护国万寿光明寺。详见本志《开山大师本传》。

2、张思忠:明万历年间御马监太监,明万历三十年(1602)至三十五年(1607)于五莲山督工建寺。五莲山观音洞石壁上有其题刻楹联:“步入西山通霄汉,坐观东海际天涯”,落款:”钦差御马监太监张思忠丙午春正吉日题。”丙午春正吉日,即万历三十四年(1606)正月初一。

 

量山记               张侗

 

五莲山之光明寺,空和尚卓锡地。明神宗皇帝赐之土田,记其道里之数。丽哉!其言之犹略也。自城子麓,西半里至白蝠洞,一里至滴水岩,三里至清凉榻、旭台、香瓣,一里至回马崖、锡叩泉。北折,二里至望海峰、石浪棚。自紫霞涧,东三里至千层塔,半里至石老人,一里至西风门。南折,半里至剑槊峰。东折,二里至五莲峰。自雨涧南,三里至北风门二里至太乙峰,三里至华表。西折,一里至大悲峰。自流云峡,东南二里至大、小系马峰,二里至碧鸡峰,二里至天竺峰、太乙池、飞梁、复有山。山二十六峰,高天竺,次大悲,次望海,五莲皆出其上。五莲峰:南朵朵青,可五里;西紫霞涧,可六里;东观音涧,可三里。望海峰:东南十八盘,可六里;东去樱桃涧,可三里;西弥勒顶,可一里。大悲峰:东北去烟雨涧,可七里。天竺峰:西流云峡,可五里。挂月峰、壁峰、丹峰、天然桥、荷叶棚、北无字碑,在流云峡上下三里内。达摩石、石笋、楞伽石、狮子窟、试剑石、砚棚、碧熟、菩提楼、漱玉泉,在烟雨涧上下七里内。白鹿洞、白鹿门、莲花峰、开山塔、日峰、龟峰,在樱桃涧上下五里内。呵石潭、千尺霞、流霞洞、香炉峰、五老石、白鹤峰、钵盂峰、玉烛峰,在十八盘上下六里内。卓锡峰、菩萨台、鹦鹉瓶,在观音涧上下四里内。立锥峰、白玉楼、兔化石、羊化石、南无字碑、瑶台、水晶屏、西极台,在紫霞涧上下五里内。石镜山、碧云洞、说法石、石瓮、石丈人、维摩床、观音峰、虎头峰、南极天、附耳峰、鹦鹉山、小朵山,在朵朵青上下五里内。织女洞、莲叶舟、螺蛳石、谢豹石、礼西台、聚花台、观音洞、寥天阁、振衣亭、般若泉、狮石、象石、水关、古云堂寺、凤凰石、餐梧洞、放生池、洗钵泉、翁负婆石、覆钟峰、弥勒殿、松风径、水陆殿、地藏殿、光明殿、藏经楼、分贝阁、御仗阁、敕书楼、御幡楼、伽蓝楼,在弥勒顶上下一里内。望观音涧于菩萨台;望紫霞涧、朵朵青于聚笏峰;望流云峡、烟雨涧于挂月峰;望樱桃涧于莲花峰;望十八盘于白鹤峰;望聚笏、挂月、菩萨台于天竺峰;望莲华、白鹤于大悲峰;望天竺、大悲于五莲峰、望海峰,望望海、五莲于光明寺。五莲峰五里,东望海峰一里,北去大悲峰、西天竺峰在丈间。寺不见全峰,峰不见全寺也。辛酉三月望后三日其人张侗再记。

 

注释:

1、张侗(16341713):字同人,号石民,明末著名文士,山东诸城市普庆人。1642年(崇贞十五年)清兵入侵,家遭兵燹,财产荡尽,无钱买笔墨,常以炭习字。及长,才华超众,诗、书、画冠绝一邑。作古文词,喜用奇语。淡薄仕禄,爱好游历。南至白下(今南京),北到蓟门(今北京东),以山水友朋为乐。与族兄弟张衍、张佳、张傃称为“四逸”。常聚四方文士,酬唱于“放鹤园”在九仙山中辟卧象山,与诸名流隐居不仕。著有《放鹤村文集》5卷《其楼诗集》1册《卧象山志》1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2、空和尚:即心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