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注浆法施工技术

(2019-02-03 07:00:57)
标签:

杂谈

注浆法施工技术

注浆工艺是注浆成败的关键,没有一个合适的注浆工艺,浆液就很难按理想的方式注入地层,因此,也就很难达到良好的注浆效果。

注浆工艺主要是指注浆施工种所选择的注浆方式、注浆顺序、注浆参数和注浆结束标准四个方面的内容。

接下来,我就一口气把这些关键知识和内容全部交付给你,并在文章的最后分享两个简单的小视屏,希望能给你带去不一样的感受。



注浆方法

注浆方法按注浆的连续性可分为连续注浆、间歇注浆;按一次注浆的孔数可分为单孔注浆、多孔注浆;按地下水的径流条件可分为静水注浆、动水注浆。

按浆液在管路中的运行方式分为纯压式注浆和循环式注浆;按每个注浆段的注浆顺序可分为全孔一次性注浆、下行式注浆和上行式注浆。

1. 全孔一次性注浆

全孔一次性注浆方式是指按设计将注浆钻孔一次完成,在孔内注浆管或孔口管,然后,直接将注浆管路和注浆管(或孔口管)连接进行注浆施工。

全孔一次性注浆方式,是我们在民用领域最常见的一种注浆方式,尤其是一些业务堵漏人领着发泡,基本都是一次性注浆,殊不知,一次性注浆是有自己的工艺流程的(如下图)。





其实,很多情况下浆液的流出方式并不是只有止水针头,可以是软管、钢管、塑料管等等。

有时候还需在注浆管上间隔一定的距离梅花型钻设溢浆孔,这样,浆液通过注浆管上钻设的溢浆孔注入底层,注浆管管尾采取丝扣链接,这种方法我就在南京刘总的工地见到(如下图)。



2. 后退式分段注浆

针对复杂的地质结构,如果注浆施工过程中注浆段长度过长,那么由于底层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若采取全孔一次性注浆,一定会产生均一性很差的注浆效果。

为达到设计的注浆效果,采取后退式分段注浆,针对不同地址条件,采取针对性的注浆速度、注浆量和注浆终压等参数,可取得良好的注浆效果。

后退式分段注浆是指按设计将注浆钻孔完成,在钻孔内放入袖阀式注浆管,然后,将止浆塞及其配套装置放入注浆管中,对底部一个注浆段进行注浆施工,第一段注浆完成后,后退一个分段长度进行第二段注浆,如此下去,直到整个注浆段完成。(下图右)





3. 前进式分段注浆

前进式分段注浆是指经超前探测确定隧道前方用水量大或发育较大规模不良地质时,采取钻、注交替作业的一种注浆方式。

即在施工中,钻一段、注一段、再钻一段、再注一段的钻、注交替方式进行钻孔注浆施工。每次钻孔注浆分段长度3~5m。

前进式分段注浆可采用水囊式止浆塞或孔口管法兰盘进行注浆。其工艺流程如上图左。



注浆顺序

注浆顺序选择的合理与否对注浆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注浆施工中,应通过对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充分分析后,确定施工中所采取的注浆顺序。

注浆顺序的选择应从外围上讲应达到“围、堵、截”的目的,在内部应达到“填、压、挤”的目的,从而使注浆效果更好。

因此,注浆施工中对八大原则应引起高度重视,即分区注浆原则、跳孔注浆原则、由下游到上游原则、由下到上原则、由外到内原则、约束发散原则、定量定压结合原则、多孔少注原则。

同时,在注浆施工中,并不是每一个原则在单项工程中都能用到,应该工程特点确定具体原则运用,这就是老司机高超的地方。





接下来,我们重点分享跳孔注浆原则、约束发散原则和多孔少注原则。

1. 跳孔注浆原则

注浆施工中,由于受前期注浆孔的影响,后期注浆孔所注入的浆液将会随着注浆压力或其他因素而发生偏流,同时,注入量也会减少。

因此,在注浆施工中,采取分序跳孔注浆原则可以有效地逐步施工约束注浆,使注浆液逐渐达到挤压密实,促进注浆帷幕的连续性,并且通过逐序提供注浆压力,有利于浆液的扩散和提高浆液结石体的密实性。

同时,后序孔注浆也是对前序孔注浆效果的检查和评定。因此,原则上所有的注浆工程都应采取跳孔注浆的原则。

跳孔注浆往往可采取两序孔原则(下图左)和四序孔原则(下图右)。





两序孔原则是将单号孔作为一序孔先进行注浆,然后对剩余的双号孔作为二序孔进行注浆。

四序孔原则是将单号孔作为一序孔进行注浆,然后对双排双号孔作为二序孔进行注浆,之后对单排双号孔作为三序孔进行注浆,最后对双排单号孔作为四序孔进行注浆。

2. 约束发散原则

约束发散型注浆对提高注浆效果十分有利(如下图)。



当底层以加固为主时,宜先注周边孔,然后注内圈孔,形成约束,从而实现底层注浆的逐步挤压密实作用。

当地层以堵水为主时,地层存在一定的水流影响,可先对三个周边进行注浆,从而形成对中间部位水流方向的约束,留下一个边成为排水流的出口,注浆过程中逐步将水排出,从而提高整体注浆效果。

3. 多孔少注原则

在注浆设计时,一般都考虑了扩散半径,设计了很多孔,每个孔都是要注浆的,如果现场对一个孔注浆量很大,结果很多孔注不进浆,这样会导致注浆均一性很差,产生很多注浆盲区,施工中易发生盲区崩溃。

因此,在注浆施工中,一定要采取定量定压相结合原则,从而实现注浆的多孔少注,使设计的每个注浆孔都发挥其应用的作用,减少注浆盲区的存在,提高整体注浆效果。

多孔可不是说随意的钻孔,切勿为了算钉子钱,把结构给搞崩溃了。



注浆参数

注浆参数是保证注浆施工顺利进行,确保注浆质量的关键,在注浆施工中,应对注浆参数进行不断地动态调整,以适应现场注浆需要。

1. 浆液凝胶时间

浆液凝胶时间是注浆施工的重要参数之一。浆液的凝胶时间不但影响着浆液的扩散范围,还影响着浆液的堵水性能。

在注浆施工中,单液浆的凝胶时间原则上不宜超过8h,否则难以控制浆液的扩散范围。对于双液浆,浆液的凝胶时间与地层的用水量、现场注浆操作人员对工艺掌握的熟练程度有关。

一般情况下,双液浆凝胶时间宜控制在0.5~3min。当地层中涌水量较大时,现场操作人员对工艺熟练时取最小值,否则取最高值。

所以,很多堵漏工程一旦失败,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材料出现了问题,一般正规的渠道的货都是OK的,这中间可能更多的原因是你的熟练程度以及对材料性能把控的问题。



2. 单孔单段注浆量

注浆不仅是重要的参数指标更是重要的成本指标。在注浆施工中,对于以加固地层为主要目的的注浆,往往可采取定量注浆为主要原则。

对于以堵水和加固地层为目的的注浆,先序孔往往也以定量注浆为原则,因此,对注浆量的计算必须合理。

我的建议是,可以先试注几个来评估用量。

3. 注浆分段长度

注浆分段长度也称注浆步距,它是指采取分段注浆时,每一个分段的注浆段长度。在注浆施工中,当地层越复杂,注浆分段长度应越短,否则将严重影响注浆效果。

一般老司机的做法是这样的,对于砂层、粉质黏性土地层,采取后退式分段注浆时,分段长度宜取0.4~0.6m。对于断层破碎带、充填型溶洞地层,采取前进式分段注浆时,分段长度宜取3~5m。

4. 注浆终压

注浆压力是浆液在地层空隙或裂隙中扩散、填充、压实脱水的动能。

若压力太低,浆液不能充满地层空隙或裂隙,扩散的范围也会受到限制,达不到注浆堵水的目的,注浆质量就很差。

压力过大吧,易引起地层裂隙的扩大,岩层的移位和抬升,浆液也会扩散到不必要的注浆范围以外,造成浆液浪费。

所以呀,不论是手动注浆机,还是自动注浆机,要多摸索各式各样的注浆机,只有摸索的多了,才能减少注浆孔数量,加快注浆速度,缩短注浆工期。



5. 注浆速度

注浆速度的选取主要取决于注浆加固的目的、注浆材料的种类、注浆机械的特点、地层的吸浆能力,以及施工工期要求。

注浆速度的合理选择影响这注浆压力和注浆量的匹配关系,从而严重地影响着注浆效果。

若注浆速度过快,虽可加快注浆进程、缩短注浆工期,但会因地层吸浆能力的影响而使浆液压力过高,这样,当注浆量达到设计标准时,总压会远远高于设计值,以造成被注浆载体隆起,形成危害。

同时注浆机理也会发生变化,严重影响注浆效果。若速度过慢,那么很难保证工艺实施的连续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