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石头好看吗!不仅色彩艳丽,纹理大小不等,疏密不一,形态丰富多彩,霸气而又秀气,这就是溆浦金纹石!
称其为溆浦金纹石,一是其产于溆水河,尤其是溆水河中段产出较丰,品质上乘,然数量有限,故以地名冠之。二是此地金纹石有独特的质地,基石为黑色硅质岩,结构致密,硬度高(6-7),经自然打磨后,表面光滑而油腻。石中的金纹为石灰岩中方解石细脉硅化而来,故细脉密集,纹路繁复而多彩,经地表酸化而呈金色,墨底金纹,十分养眼,而区别于一般的所谓金纹石。
粗细金纹兼得,如云似海,难得!
形象奇特,活象两只打斗的猴王。
攀爬着的树懒
以上几方金纹石由我的一位年轻石友,采自溆浦县城东北约十公里处,溆水河的宽阔河谩滩上,块块均可谓上品。
以下金纹石采自溆水河上游的龙潭地区的河滩及年代久远的石板路上,金纹比较粗旷、滚磨程度较低,光滑度较差。
以下几方按纹色应称其为银纹石,但其实与上述金纹石属同种原石,只是酸化程度很弱或没有酸化。
以下几方按纹理色彩应叫白纹石,纹理尚可,但石质较差,一般没有多少收藏价值。它的基岩就是一般的石灰岩,白纹为方解石,硬度较低(4左右),致密度较差,滚磨后石表光滑度不高,加之基石与纹理的色差不大,美观度较低。
白纹石——银纹石——金纹石,三种纹石,在溆水河应是同一原石发展序列中的不同皆段的产物。
就我所知,溆水河上游,岩石分怖比较特殊。寒武·奥陶纪的石灰岩与古生代的花岗岩的接触带广泛分布,外接触带中的石灰岩在成岩过程中或成岩后的地质变动中,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形态奇特多姿,大小不一,疏密不等的方解石脉。而后花岗岩侵入过程中,外接触带中的石灰岩及其中的方解石脉被二氧化硅所交代,形成硅化灰岩和石英脉。原岩的成份和物性发生了质的变化,硬度增高(6--7度)结构紧密,但构造形态仍保留原样。
在新构造运动中,地表岩石破碎,形成坡积物,被雨水冲刷进入河沟,在河水的冲击中,不断向下游搬运滚磨,在适当的河段中沉积并被泥砂淹埋,在地表酸性水的浸泡中,岩石表面被酸化而色变。这是一个谩长的地质变化过程,少则万年,多则数百万年。
溆水河的上游,从龙潭至统溪河段,河床峡窄,坡度较陡,河水湍急,河中滚石不易长久沉积。但溆水河自统溪河向下,河面突然开阔,流速变缓,砂石等得以大量快速沉积。从统溪河至溆浦县城的一段约20公里的范围里,形成了大面积的河谩滩。这就是溆浦金纹石的富集地,而上游河段却很难找到好的和一定数量的金纹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