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7-11-23 07:15:10)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后柳镇中心小学
内容摘要: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启发想象,培养创造力。现代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教与学的空间;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为学生学会学习,提供了一条自主实践、自我探索的有效途径。可以说,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学生掌握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教师必将成为新教学方式的真正引领者。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彻底改变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而且,信息化工程的实施也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保障,下面谈一下我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信息技术。
一、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的预习方式。
做好课前预习不仅能提高听课效果,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查找、收集和课文有关的资料是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预习的一个部分。教师可以在节假日或者周末时间,布置本单元课文需上网查找的内容,让学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平台,搜集课文所涉及的新知识与之的相关信息。如:写人的文章让学生查找作者的资料,写作时的背景及时代,该篇文章的写作特点,作者主要的写作手法等;写景的文章指导学生收集景物所处地理位置,该处景点的历史故事与景物特点的相关文章等等。学生在自主收集各种信息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运用现代信息工具获取信息、筛选信息、生成信息等方面的素养,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渠道获取语文知识,又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这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丰富学生的预习方式,而且比起传统的预习,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预习更能吸引学生的目光,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现在,小学中高级很多班级已经建立班级QQ群或者微信群,许多学生已经有自己的QQ,微信,甚至博客,教师在教学中还可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网络预习,群预习等方式,通过QQ、微信班级群,让学生把自己的预习成果传送到网络平台上来共享,再通过网络平台,合作预习与独立预习相结合的。这样,利用现代信息这样丰富的预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兴趣和习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语文积极性。
二、巧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生在开展综合性学习之前,自己查阅资料,进行自我准备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我探索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巧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利用课件或现成的教学软件,在中年级开展的“中国传统文化展”、“我知道的名人故事”、“我喜欢的童话”,高年级开展“走进名著”、“轻叩诗歌的大门”等综合性学习。活动前,学生可以上网自己查找资料,也可以和小组的同学合作查找收集资料,做好活动准备。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和合作能力。如高年级学生在开展“祖国在我心中”学习汇报会,活动前,学生要围绕主题,查找资料(诗歌、故事、演讲稿等)选择材料或者自创材料。这样的活动过程,学生的查找收集、分析处理的信息能力及自我创新发挥能力都得到锻炼。
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表现、自我发挥、自我创新的欲望。在综合性学习中巧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这些欲望,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例如在开展《遨游汉字王国》综合性学习时,让学生自选主持人,模拟电视节目,进行有关汉字知识的问答。当主持人要求大家猜一猜字谜、讲有趣的汉字故事、讲解汉字的演变时,学生利用多媒体的播放功能,把事先准备好的汉字故事、汉字的演变等,用电脑中的播放器或其他软件播放展示。每当此时,学生们无不跃跃欲试急于想展示自己的作品,那种渴望表现、学习的激情溢于言表!学生们根据所搜集的资料,利用平台向其他同学提出问题,同学互相之间质疑问难,大家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兴趣高涨,学生们在享受现代信息技术给自己带来学习语文的快乐的同时,自己的实践应用现代技术的能力、创造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三、运用现代技术为阅读教学锦上添花。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化静为动,声形并茂,激发浓厚的阅读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变无声为有声,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如《詹天佑》一课的教学,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条“人”字形线路,解决火车上山难的问题。课文是这样叙述: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面拉,一个在后面推,过了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这段话如果让学生自读自悟,或者老师连比带划的讲解,学生也很难理解,如果使用三维动画制作,演示火车怎样推怎样拉,化静为动,学生就轻而易举地理解掌握了。
再如,阅读教学注重词句理解和文章赏析训练,而学生对词句的理解和文章的赏析需要一定的情境支持。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利用多媒体营造生动形象、逼真入情的情境,引发学生阅读兴趣,启发学生的奇思妙想。如执教《山雨》时,设计配乐配画随文朗读,又搜集相关资料、图片,使用三维动画制成雨景及实景拍摄的山雨图,让学生沉醉入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之中。上课时,让学生看着,听着,感受着,多种感官的刺激。声形并茂的形式,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直观感受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激发了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合理的阅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教师可有针对性地选取一些资料图片、视频等,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如《怀念母亲》的教学,导入课文时,运用歌曲《懂你》 ,在深情款款的歌声中,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对母亲的感情之中,学生们也迫不及待想去读课文,这样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效率。课文语言富于跳跃性,为了体会作者(季羡林)因为无法尽孝而心存自责、愧疚之情时,我相机出示与作者有关的背景资料,再结合文本朗读,使学生更易于体会作者浓厚的情感,学习效果极佳。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阅读教学,图文并茂、声形并举,多样互动,给阅读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为阅读教学锦上添花。
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丰富学生的预习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启发想象、培养创造力。现代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教与学的空间;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为学生学会学习,提供了自主实践、自我探索的有效途径。可以说,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学生掌握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教师亦将成为新教学方式的真正倡导者和实践者。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