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春节是个百音盒》课后反思
(2018-05-07 13:52:14)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心得 |
可是在分解到本次活动的欣赏目标中的“理解诗歌内容,初步让幼儿感受诗歌中出现的“叮当叮当、噼啪噼啪、哗啦哗啦、咕咚咕咚、咔嚓咔嚓、嘻哈嘻哈”是什么意思?.……幼儿对哗啦哗啦、咕咚咕咚、咔嚓咔嚓三个词语没有很好的达成。我想这与孩子的生活经验有关。现在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对于春节在家里挂春联、煮汤圆,家长很少让孩子参与这一系列活动。更别提说结成厚厚的冰,让幼儿去观察了。在面对这一难题时,我只能搜一些视频让幼儿观看,参与到活动中来。并嘱咐幼儿回去后也可以让爸爸妈妈再和他们讲讲这些事情,加深诗歌的印象。
整首诗歌学完了,我试着让幼儿用自己的声音把对这首诗的感觉表现出来。我们采用轮流、分组等方法让幼儿朗诵诗歌的兴趣。教师启发幼儿模仿,幼儿表情丰富,《春节是个百音盒》有利于强化幼儿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朗诵时,也有很多问题,如:孩子们朗诵时,总是要多字或少字,这样就显得不整齐;孩子们在朗诵时显得小心翼翼,表现不出朗诵时的快乐心情。所以平时要多注重孩子们的朗诵习惯,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相信在以后念诗歌时感情会更加丰富。但在整个过程中,最难的就是幼儿仿编诗歌,我尽量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出自己对春节感受,并以此为中心,说一句诗歌,希望能够帮助幼儿体会自由运用语言的快乐。在这一环节中,对于幼儿好像有点难度,只有几个幼儿能创编出来,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只能放到活动延伸中来,通过游戏活动时,放到幼儿园中由能干的小朋友做小老师教,并制作了相应的图片,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老师巡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