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雪窦山中国佛教五大名山

(2020-06-02 08:45:24)
分类: 仁湖解道

雪窦山中国佛教五大名山

雪窦山上有乳峰,乳峰有窦,水从窦出,色白如乳,故泉名乳泉,窦称雪窦

雪窦山地处四明山东缘,主峰海拔960米,群峰攒簇,嵯峨耸峙,广亘数十里。山中涧泉迂回,飞瀑怪石,削峰碧潭,古人誉它“秀甲四明”,蒋介石称之为“四明第一山”。

相传宋代仁宗皇帝梦游是山,赐名“应梦名山”。

山中的雪窦寺,晋代开山,唐代大兴,宋代极盛,是古代禅宗十大名刹之一;五代时奉化高僧布袋和尚在此弘法,因称“弥勒应迹圣地”。

雪窦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四明第一山",是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弥勒佛的道场。雪窦山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西北,为四明山支脉的最高峰,海拔800米,有"海上蓬莱,陆上天台"之美誉。

雪窦山因北宋仁宗皇帝梦中到此一游而得名"应梦名山",以优美的自然风光著称,标志性景点包括千丈岩雪窦寺三隐潭徐凫岩妙高台以及全球最高的铜质坐姿弥勒佛造像。位于雪窦山心的雪窦寺,创于晋、兴于唐、盛于宋,至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千百年来,香火旺盛,高僧辈出,与杭州中天竺永祚寺、南京蒋山太平兴国寺9寺并称"天下禅宗十刹",是弥勒的根本道场。浙江宁波雪窦山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齐名中国五大佛教名山。

弥勒道场

在印度佛教中,弥勒是宝相庄严的天冠菩萨相,而在中国的寺院中,弥勒是身携布袋袒胸露腹的笑和尚模样。这个模样的原型就是五代后梁时期奉化岳林寺的契此和尚,因为一口布袋不离身,被称为"布袋和尚"。

他以坐化之前的禅偈"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被认定为弥勒化身,从此中国佛寺均以袒腹笑口的布袋弥勒形象取代了原来印度佛教中的天冠弥勒形象,成为中国人心中的弥勒,实现了弥勒信仰的本土化改造。

布袋和尚一生的行迹在奉化形成了完整的弥勒道场体系:成长地长汀村(有弥勒殿),出家和圆寂的根本道场岳林寺,讲经的弘法道场雪窦山,筑塔埋骨处封山三塔寺,曾经挂单的岳林庄等等。而在众多的道场中,最受瞩目的便是弘法道场雪窦山。

布袋弥勒文化与雪窦山璀璨的佛教文化融会贯通,蕴积了浩瀚的中华弥勒典藏,并反过来影响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弥勒信仰,雪窦山因此被称为弥勒道场,与普贤道场峨嵋山、文殊道场五台山、观音道场普陀山、地藏王道场九华山并称佛教五大名山。

2008年10月,历经3年建设,由锡青铜铸造的雪窦山露天弥勒大佛造像及其配套设施落成。大佛身高33米,总高56.74米,佛身面积达6600多平方米,为全国最高的坐姿青铜佛像。11月8日,露天弥勒大佛举行落成盛典,嘉宾云集,盛况空前。

以此为契机,奉化开始一年一度举办雪窦山弥勒文化节,如今这个节庆已成为中国佛教界的一大盛事,先后荣获"全国节庆活动百强暨2008中国十大最具发展潜力节庆"、"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节庆活动"之一、"中国十大品牌节庆"、"节庆中华奖---最佳文化传承奖"等荣誉称号;"布袋和尚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5月19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将奉化命名为"中国弥勒文化之乡"。

弥勒文化

中国宗教事务管理局前局长、宗教文化研究者叶小文认为,弥勒文化有三个特点:弥勒菩萨是个"人道主义者"。他重视人性人情,主张建立"人间净土",弘扬"人间佛教"。

可以说,弥勒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弥勒菩萨是个"乐观主义者"。他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容可掬,让人感受和睦、和乐。包容、大度,和善、和谐,便会生出不尽的幽默和快乐,就会有凡事"先面对它、再处理它、再接受它、再放下它",然后再拿起和应对新的事情、面对新的挑战的"勇猛精进"的境界。这是弥勒菩萨总能笑口常开的奥秘。

可以说,弥勒文化是乐观向上的文化。弥勒菩萨还是个"面向未来者"。弥勒着眼未来、看重未来,而且对未来充满希望。

老百姓总认为弥勒是"未来佛",能带来未来的光明和希望,因此欢喜他,崇敬他。可以说,弥勒文化是放眼未来的文化。

佛教界的居士闻妙在《弥勒集经选读》一书中提出,学习弥勒就应该学习弥勒的八种精神:即爱国护生的大悲精神,于佛法无不融摄、无不契合、无不包容的精神,敢于荷担、勇于承诺的精神,殷护后学、热情引导的精神,虚心求教、安忍不辩的精神,自我亮短、精进修证的精神,不耻下问、追求智慧的精神,不舍人间、共建人间净土的精神。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魏道儒表示,根据他的长期研究,雪窦山已有特定的佛教信仰对象,弥勒的中国化的化身--布袋和尚就出现在奉化,而且早在唐末五代就有了,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这说明雪窦山具备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就是它比其他地方有优势的表现。这个特定信仰对象弥勒的中国化身---布袋和尚身上更多地浓缩了中国老百姓的情感、信仰、智慧、追求。人们在大肚能容、笑口常开的弥勒身上还寄托着一种对美好未来生活的期盼和希望。

太虚早闻其名,曾于1924年11月慕名来访,这是他第一次莅临雪窦寺。他在自传中记道:适逢一雨三日,不得出门纵观,乃翻阅山志,咏诗遣闷,作《雪窦寺八咏》,皆卧游所成。

1932年10月8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太虚应蒋介石之邀,出任雪窦寺方丈。

1946年5月下旬,太虚辞去雪窦寺方丈职

1947年3月17日,太虚在上海玉佛寺圆寂,葬于浙江奉化雪窦山。

太虚大师首倡佛教五大名山。

太虚大师入主雪窦寺以后,首倡增加雪窦山弥勒道场为五大名山。他的理由有三:

佛教自汉代从印度传入,经千余年历史,形成了四大名山,即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

案教中,文殊大智,普贤大行,弥勒大慈,观音大悲,皆有对待相成之密意,不可或分。

我国向列之四大名山,以地、水、火、风四大为标识。

五台之文殊表智属风大,峨眉之普贤表行属火大,普陀之观音表悲属水大,九华之地藏表愿属地大。而历劫以慈心三昧著称之弥勒识大,独付缺如。此缺陷者一也。

密宗曼荼罗中,以普、文、观、弥四菩萨表四智化身而成四佛,合为中台八叶。

我国佛迹只具四大名山,不立弥勒之道场,是中台八叶中缺北方成就佛,四智中无成事智,亦显国人慈心不足。此缺陷者二也。

参以中国五行生克之说,普陀在南方属火,峨眉在西方属金,五台在北方属水,九华在中央属土,惟东方木位空虚无物。春木不动,万象皆滞,若离慈心,所有一切皆成魔业。此缺陷者三也。

基于上述理由,若以奉化雪窦为弥勒道场,列为五大名山之一,以九华表中央无障碍智,依地藏大愿执持一切,如是四方四智,一切圆成。不独可以贯通中印之思想学说,且可预兆弥勒教义之重兴。千载之秘,待时而兴,因缘殊胜,不可思议(以上引自太虚与闽南佛学院副院长常惺的谈话)

1934年出版的《佛学辞典》曾记载:“今有人提议于四大名山外,加雪窦弥勒道场为五大名山。”说明太虚这一倡议在当时已有人响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