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案例研究》开题报告
(2018-03-21 10:44:48)
标签:
教育 |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立项号 |
2017XKT-XXMS009 |
课题名称 |
民间美术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案例研究 |
|
负责人 |
胡朝霞 |
所在单位 |
西安沣东第二小学 |
|
课题研究的 背景和意义
|
中华上下五千年,在民间留存着丰硕的美术资源,民间美术在长达数千年的传承中,与百姓生活血脉相融,蕴含了深厚的民族情感和文化精神。民间美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以最厚重、淳朴和原生的姿态存活于民间。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然而,新时代环境下成长的小学生们,被琳琅满目的现代化电子产品充斥着每日的学习与生活,一大部分学生对于民间美术的了解知之甚少。其次,近年来民间艺人的数量急速减少,在民间美术的传承方面已显露出断层的现象。 现在国家大力提倡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美术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改革的浪潮下,中华民族民间美术的传承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特别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遗忘破坏,造成这种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教育的缺失。保护民族传统文化要从学校教育开始,要重建民族文化生存、传承和发展的平台,让民间美术进入课堂不失为一条良策。
将这些资源逐步地引入到小学美术的教学中,不仅能够丰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
|||
课题名称的 界定和解读 |
民间美术:“是由中国人民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 民间美术是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因素,为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中国战国秦汉的石雕、陶俑、画像砖石,其造型风格均具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魏晋后,大量的版画、年画、雕塑、则以民间匠师为主,而流行于普通人民之中的剪纸、农民画、刺绣、印染、风筝等更是直接来源于广大群众之手,并装饰、美化、丰富了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理、愿望、信仰与道德观念,世代相沿且又不断创新、发展,成为赋予民族乡土特色的优美艺术形式,是民间丰富的美术资源。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 也称“班级上课制”。与“个别教学”相对。把年龄和知识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编成固定人数的班级集体;组织教材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根据固定的时间表,向全班学生进行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实践案例研究:在教育界,所谓实践案例研究,就是将已经发生的教育实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育、教学的真实例子进行分析解读和理性思考,获得教育的新感悟,总结教育的新经验,探索教育的新方法,形成教育的新思想,提升教育的新理念。实践案例研究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的对话;是一次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结合的过程,即用教育理论解析教育实例,解读教育情境,解决教育问题;是教师重新认识那些事件、整理思维、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的过程。它的实质就是对教育实例进行深度解读,对已有的教育实践进行理性开掘和理论解释。是要对教育实例进行理性分析。 本课题旨在研究民间美术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践案例,通过对这些实实在在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更好地寻找出民间美术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将民间美术资源灵活植入小学美术的教学中。
|
|||
研究的步骤 和举措
|
1.研究思路: ①挖掘资源,重视运用。 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民间美术资源的运用,不断挖掘民间文化资源,不断学习民间美术的制作方法和技巧,研究与寻找如何在美术教育中运用民间美术资源的方法。 ②多彩活动,激发兴趣。 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学习实践活动,借助外出参观、社团活动、民艺大赛、走近民间艺人等实践活动的机会,增长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识与了解,激发学生学习民间美术的兴趣和动力。 ③结合实际,寻求途径 结合我校各年级学生对民间美术学习的现状,分析教学中民间美术资源实践时存在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途径,在研讨交流中不断总结得与失,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美术素养,使学生乐于、善于传承民间美术,弘扬民族文化精神。 ①立足课堂,创新实践。 根据美术教学,在不同的年级中,在不同的内容里融入民间美术教学,在课堂上教学生进行民间美术技法学习,和艺术作品的欣赏活动。 2.研究过程: 本课题预计研究时间为1学年。(2017年9月—2018年7月)具体步骤如下: ①准备阶段:(2017年9月——2017年11月) 确定课题,论证课题目标,制定课题计划,明确课题研究分工。 完成课题申请书、开题报告。 ②实施阶段:(2017年12月——2018年6月) 按照计划,全面开展课题研究,各成员以自己所教班级为研究对象,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具体实验。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交流会,汇报研究情况,解决研究问题,调整研究方向,保证研究稳步推进。 收集资料,整理教育叙事、调查问卷、研究随笔,研究课例、民艺社团资料等。 ③总结阶段:(2018年6月——2018年8月) 研究讨论课题报告;形成课题研究的总结报告;报请有关部门进行成果鉴定。 撰写研究论文、创编《民间美术资源进课堂》校本教材、完成结题报告。 3.研究方法: ①调查研究法:调查各班学生对民间美术的了解情况及学习民间美术的兴趣,以便在今后的研究有的放矢地采取方法、策略。 ②案例分析法:精选民间美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多方面分析,探寻民间美术的教学途径和方法,丰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通过对民间美术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传承与保护意识。 ③文献研究法:结合本课题的研究内容,阅读有关民间美术资源的相关书籍,了解民间美术资源的种类及制作技法。学习有关课题研究的专著,增强课题研究意识。
4. ①人员构成: 本课题研究人员为我校一至六年级的美术教师及美术教研组长。 ②人员分工: 胡朝霞:课题负责人,负责撰写开题报告、中期报告和结题报告,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研究、讨论活动,编撰民间美术校本教材。 侯蓉:做好小课题研讨记录,提供低段年级民间美术资源的实践案例,整理小课题资料。 杜少含:安排组织师生研学活动,提供高段年级民间美术资源的实践案例。 张珍珍:汇总实践案例并进行分类分析,撰写各种活动简讯。 吕姣洁:设计问卷及分析,提供中段年级民间美术资源的实践案例。 |
|||
课题成果的 预期和呈现 |
主件:
1.
2.
3.
4. 附件: 1.研究论文(课题研究中的实例分析及研究,论证结果。) 2.调查报告(对各班学生民间美术知晓率及学生对民间美术学习的兴趣调查,使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实践研究。) 3.课堂视频(在探寻民间美术教学途径及方法中,形成短期效果。) 4.民间美术校本教材。 5.民艺社团风采集。 6.其它研究成果(课题研究中产生的教学随笔、教育叙事、 教学设计、教学课件、研学活动、学生作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