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都不敢想,你会错过多少风光?

标签:
情感教育财经房产健康 |
分类: 昕职场 |
如果想都不敢想,你注定错过职业道路上无数美好的风光。
我的第二份工作是在一家医疗器械公司,这家公司在国内同行业的地位绝对首屈一指。
我入职的部门是刚刚成立的“技术法规部”,这个部门当时只有两块业务:第一,产品在国内上市的相关认证,这块业务其实之前一直由一位直接对总裁负责的专职工程师在做,现在把这位专职工程师划归这个新部门,业务也一并承接过来;第二,产品在国外的准入相关认证,这是一块崭新的业务,当时公司计划进军美国市场,所以专门招聘工程师研究FDA相关法规。
我入职的岗位是文档管理。(无聊吧!)
入职第四天,我正在办公室看邮件,部门经理L走进来,聊天一样地对我说:“公司目前没有专职人员负责知识产权,老板想把这块业务划到我们部门,你觉得你可以负责这项业务吗?很简单,只是同与我们合作的专利事务所做一些文件上的传递。 ”
通信工程专业出身的我听到过“知识产权”这个词,却并不了解,但是我本能地觉得知识产权一定比处理文档好玩多了,于是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好”!
L经理走出办公室以后,我上网搜了一下什么叫知识产权……我兴奋地告诉自己——我发现了一块宝藏!
L经理给了我合作事务所的电话,很幸运,事务所的所长是一位和蔼亲切、有问必答的老人。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一口气看完了老所长送给我的关于专利的两本书,碰到不懂的地方,我第一时间拿起电话,给老所长打电话,老所长无不一一作答,我一边打电话一边做笔记,反复推敲所有知识点。
在我接下知识产权工作的第三天,也是我进入公司的第七天,L经理让我到研发部去认识一下各部门经理。当时研发产品线分为四个部门:监护部、超声部、检验部和血球部。走到血球部的时候,我告诉部门经理,我是新来的知识产权专员。部门经理大概以为我是公司专门招聘的、有知识产权背景的“业内人士”吧,就对我说“给我们做个知识产权培训吧,之前有事务所来做过几次培训,但是效果不好,我们还处于需要扫盲的阶段呢!”
我不安分的神经瞬间被激活:“好的,那就下周吧,下周我给大家培训!”
安排会议室、发通知——瞬间搞定。
接下来,我开始认认真真地准备我的培训首秀了:写PPT、找案例……一丝不苟!期间,真的要再次谢谢亲爱的老所长,对于我所有的问题耐心生动地解答!
哦,有个好玩的小细节!最初建议我做培训的部门经理,原本以为我是“知识产权科班出身”,后来和技术法规部的L经理一沟通才知道原来我完全没有任何知识产权背景。但是由于已经在整个研发系统发了通知,没有办法撤销这个培训,也只好无奈地接受现实——参加培训。(哈,提前发通知很重要!)
在我接触知识产权的第十天,我的培训首秀登场了。那天我穿了一身红色的套裙,配着黑色的腰带、黑色高跟鞋。
下午六点半,我一手拎着投影仪,一手拎着笔记本电脑,踩着高跟鞋,走向会议室,我听到走在我后面的几个工程师发出了叹息——是啊,谁愿意听个门外汉讲课呢!
但是,忘了说,我从小就有一个爱好——讲话!我喜欢声情并茂地讲话,因为这个爱好,刚上大学时我得到过全校演讲比赛的冠军!
我从不怯场!我从不紧张!我享受一切展现自己口才的机会!
我站在那里,看着会议室里坐着的近百名工程师,清了清嗓子开始了——我的演讲!
从基础的概念开始,我加了很多生动的例子,由浅入深……我讲着,也观察着……我看到坐在第二排的监护部经理开始记笔记,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在记笔记……我知道,我快成功了!
在我准备这个培训的时候,我就很清楚真正的考验在提问环节,我不知道会被问什么问题!这时候就要感谢理工科出身的我自己,身上钻牛角尖的精神了,在我学习知识产权的这几天,我一直在问老所长问题,老所长也一直耐心解答!结果,在提问环节,我被问到的,就是我曾经问过的问题!BINGO!
两个小时的培训结束后,血球部的经理走过来,握着我的手说:“你讲得真好!我听过几次事务所来讲课,都没你讲得透彻!血球部在北京有分部,我后悔刚才没把你的培训录下来,让北京分部的同事们学习!”从会议室回办公室的路上,血球部的经理一直陪着我,还有两位热情的工程师,一路帮我拎着投影仪和笔记本!
不知道有没有人好奇,为什么我会讲得很成功?我后来想了一下,主要有两个原因吧!第一,因为我本身喜欢演讲,所以我是按照演讲准备的培训,大量简单又生动的例子,加上我声情并茂的演绎,培训不枯燥。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我懂得少!这点很有趣,我接触知识产权才十天,甚至连法条都没看过,因为懂得少,所以我就只把我懂的讲了,其他的一概未涉及,也没有枯燥的技术层面的探讨,讲得简单,大家都懂了。一个刚刚被扫了盲的人来做扫盲培训,效果一定刚刚好!
这场培训打开了我在公司研发系统的知名度,也开启了我职业生涯中一段神奇的旅程!
在我来公司之前,公司的专利申请都是总裁办的助理总裁亲自负责的,主要是一些文件传递的工作。技术法规部接下这份业务的时候,也是把这份业务定位为“文件传递”。
只是,后来,我没有像技术法规部的L经理说的那样,把这份工作做成一个文件传递的工作。
从我进公司算起,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公司迅速发展:员工从三百多人增长到两千多人。配合着公司的发展,这三年,我的工作更是精彩纷呈:我从无到有建立了公司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专利、商标、软件著作权的公司内部申请流程和奖励体系;技术秘密的分级保护体系;公司文件的分级和保护体系;配合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了让知识产权概念深入人心,我在公司内部刊物上开辟专栏、撰写稿件、宣传知识产权知识,我现在还记得我为公司内部刊物写的第一篇文章的题目是《从电蚊拍的六十个专利想到的》。大力宣传、配合我制定的专利申请奖励政策,两年多的时间,公司的专利由原来的三十几件迅速增长到两千多件!
对了,在这期间,公司因业务发展需要内部法律顾问,我又主动请缨,从零开始学习法律,作为公司唯一的专职法律专员,我完成了公司所有对外格式合同的拟订,并负责所有非格式合同的审核!
进公司那年,我25岁。
精彩吗?精彩!
但是——
如果,最初,因为自己不了解知识产权,不敢“想”自己能驾驭,在接受任务的时候犹豫,那一定会失去这个宝贵的契机;如果,最初,因为自己没有专业背景,而在培训提议的瞬间吞吞吐吐,我就不会有机会用一场培训敲开那扇神奇的大门;如果,后来,因为前无古人,在公司内部没有任何知识产权相关文件的情况下,假设我不敢想“改变”,我就没有有机会从无到有、在公司内部创建一个知识产权王国……
也许你会说,不是每个人都像你那么走运,有几个人能有这样的机会!我说不对,虽然每个人的机遇不同,但是你和我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遇见过大把的机会——那些稍纵即逝的瞬间,只是看你有没有把握!
别说专业不对,别说背景惭愧,想都不敢想,你怎么能把握机会?别说同事看低,别说老板不给力,先告诉自己,你要足够努力!别说困难太多,别说条件艰苦,先问问自己,你有没有全力以赴!别说前无古人,别说后有追兵,请你坚定地告诉自己“我一定能行”!
明天见!
(图:然然)
http://s9/mw690/006SCwMhzy7cUa12PiM1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