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的探究研究计划
(2017-11-01 16:05:42)农村初中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的探究研究计划
一、研究内容和要点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
1、农村初中“学困生”的现状分析报告,就其他们心理状态、学习状态、学习障碍等方面进行剖析。
2、农村初中“学困生”形成原因的研究,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展开,研究形成原因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3、农村初中“学困生”形成过程的研究,以学校、家庭、社会为课堂展开调查,抓住形成过程中的主要事件进行案例研究。
4、农村初中“学困生”应对措施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重难点
1、农村初中“学困生”的一般性特点
2、转化策略的研究。
二、研究过程:
1、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2、根据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转化策略,并对个案跟踪记录,根据学困的形成原因实验摸索有意转化经验,并对该生进行跟踪记录,存档对比。
3、研究教师开展探究性教学及学困生探究式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及时把握学困生的反馈信息,精心设计分层练习即学困生的练习。研究教师并研究分层递进教学策略,并应用于学困生转化中去,并且研究教师要撰写教育随笔、转化案例、心得体会,积极研讨交流转化成果。
4、进行结对帮扶,提高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学生的内部进行转化,提高效果,并举办学困生作业、成绩等进步展,让学困生体会到学习提高带来的成就感,提升学困生的学习势头。
5、课题组成员反馈研究成果,交流教研经验。在研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试验教学,检验学困生转化效果。并对研讨中及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制定下一步改进措施,做好各项总结和反思。
6、针对研究中出现的不足,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并反复尝试各种行之有效的学困生转化实验教学,收集并整理课题实施研究中的各项材料,分类归档。
7、召开阶段性成果交流会,鼓舞课题组成员士气,提高研究效果。
三、研究的方法和进度
(一)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进行研究,同时将运用调查问卷、个案分析等辅助方法。
1、行动研究法。(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边总结。)
行动研究是教师基于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的需要,与家长、同事共同合作的有系统的研究。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的不断加深的过程,每一个螺旋发展圈又都包括计划、实施、观察、反思四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基本环节。促进农村初中学困生有效发展的研究是一个需要教师参与、学习、实践、反思的研究过程。
2、个案研究法。
(1)对典型的学生个体,详细地描述个案,反映其研究前后的发展变化情况。
(2)对于一堂典型的研究课、一个典型的实验班,进行个案分析。
3、教育调查法。
针对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学习方法等采取座谈、问卷等手段进行调查。以作对比分析,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及进度安排
1、准备阶段(2017年04月―――2017年06月)
(1)收集有关资料、进行系统学习;
(2)制定研究计划,形成实施方案;
(3)通过调查问卷,对“初中学困生”的内涵及特征做出界定,
(4)对学困生成因进行分析,制定出促进其有效发展的具体方法。
2、实施阶段(2017年07月―――2018年01月)
(1)实施研究方案。
(2)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调整方案。
(3)召开教师、家长及学困生座谈会。
(4)对促进学困生有效发展的具体措施进行科学、客观的验证。
3、总结阶段(2018年02月―――2018年06月)
(1)检测成效,做出定性、定量分析。
(2)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3)专家鉴定,召开课题研究成果会议。
(4)撰写课题研究资料集。
四、创新之处:以个案的形式呈现研究成果,重视转化教育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一个案例就是一个故事,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典型。研究的内容和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