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多边形的内角和》
《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
栎阳初级中学 雷鸣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和外角和,并能熟练运用。
2)学生在积极参与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积累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类比、推理等数学活动,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培养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体会转化思想在几何中的运用,同时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问题的方法。
3.教学重点
多边形内角和以及外角和。
4.教学难点
多边形内角和以及外角和的推导。
四、教学方法分析: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导入
我们已经证明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在小学我们用量角器量过四边形的内角的度数,知道四边形内角的和为360°,现在你能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证明吗?
2.多边形的内角和
如图,从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几条对角线?它们将四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那么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
可以引一条对角线;它将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因此,四边形的内角和=△ABD的内角和+△BDC的内角和=2×180°=360°.
类似地,你能知道五边形、六边形…n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
观察下面的图形,填空:
五边形
从五边形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
从六边形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
从n边形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
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从上面的讨论我们知道,求n边形的内角和可以将n边形分成若干个三角形来求.现在以五边形为例,你还有其它的分法吗?(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结果)
3.例题
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A+∠C=180°,求∠B与∠D的关系.
分析:∠A、∠B、∠C、∠D有什么关系?
解:∵∠A+∠B+∠C+∠D=(4-2)×180°=360°
又∠A+∠C=180°
∴∠B+∠D= 360°-(∠A+∠C)=180°
这就是说,如果四边形一组对角互补,那么另一组对角也互补.
如图,已知∠1,∠2,∠3,∠4,∠5,∠6分别为六边形ABCDEF的外角,求∠1+∠2+∠3+∠4+∠5+∠6的值.
分析:多边形的一个外角同与它相邻的内角有什么关系?六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解:∵∠1+∠BAF=180° ∠2+∠ABC=180° ∠3+∠BCD=180°
∴∠1+∠BAF+∠2+∠ABC+∠3+∠BCD+∠4+∠CDE+∠5+∠DEF+∠6+∠EFA
=6×180°
又∵∠BAF+∠ABC+∠BCD+∠CDE+∠DEF+∠EFA=(6-2)×180°=4×180°
∴∠1+∠2+∠3+∠4+∠5+∠6=2×180°=360°
这就是说,六边形形的外角和为360°.
如果把六边形换成n边形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
n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对此,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如图,从多边形的一个顶点A出发,沿多边形各边走过各顶点,再回到A点,然后转向出发时的方向,在行程中所转的各个角的和就是多边形的外角和,由于走了一周,所得的各个角的和等于一个周角,所以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4.课堂练习
课本练习1、2、3题.
5.课堂小结
n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n边形的外角和是多少度?
6.布置作业:
教科书习题11.3第1,3,5,7,10题.
六、目标检测设计
1.八边形的内角和为( ).
A.1 080°
C.1 620°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多边形内角和公式掌握程度,要特别注意对公式的理解记忆.
2.一个多边形每个外角都是60°,这个多边形是__________边形,它的内角和是_______度,外角和是__________度.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能否灵活运用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要注意审题.
3.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 800°,则它的边数为__________.
【设计意图】本题是告诉内角和求边数,主要考查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整体运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