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下象棋

(2022-03-12 07:50:04)

  

下 象 棋


象棋是一种我国城乡广大群众十分喜爱的一种竞赛活动。记得小时候在农村老家,每到冬闲之际,一些叔叔大爷们便会在炕头上、街头上展开大战,引来许多爱好者、好奇者围观。我们几个十几岁的孩子也站在一边看热闹,因为那时农村实在没有什么文体活动了。

虽然下棋有走棋不悔、落地生根和观棋不语、切勿帮忙两条重要原则,可几乎从来没有人认真遵守过。每个棋局旁边,观战者总是七嘴八舌,你争我吵,你要跳马,他要走车,让人无所适从;而要求悔棋和坚决不让悔棋的争吵,也往往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其实,下棋不是赌博,可绝大多数下棋的人却十分看重每盘棋的输赢,似乎胜负比例关系到自己的能力、声誉一样。

慢慢地,我们这些孩子也看出了下棋的一些门道,明白了下棋的一些规则。这种变化莫测、老少皆宜的游戏,引起了我们的极大兴趣。比如,双方各有16子,各个子的走法也很有意思。简单说来,只有几句话,叫做“马走斜,象走方,炮是隔山打,车是一杆枪,将仕不出城,小卒一去不返乡。”可是,红白两种不同的棋子,在成千上万的对弈者的手中,却可演绎出若干场几乎毫不雷同的对局。不仅低水平的爱好者下棋时的思维、走法各有特点,即便高手之间的搏杀过程也是局局不同,也许这正是象棋活动得以长盛不衰的魅力所在。

就这样,本人也由原来的旁观者变成了一个低水平的爱好者。学习、工作之余,偶尔和又兴趣的同学、同事摆上几盘,当一会挥兵厮杀的统帅,也不失为一种文雅、休闲的娱乐活动。

随着工作范围的变动和棋友的增多,也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中国象棋艺术是一门十分高深的学问;众多的下棋的人好像在攀登一座高山,大多数人在山底一带徘徊,少部分人在不同坡度的的山腰部艰难而缓慢地攀登,只有极少数人可以领略到高山顶部的风采。可是,也有一些悟性超群、捷足先登的攀登者,以较短的时间进行着各个层次的快速超越,他们便是象棋界的智者和精英。只有他们才是中国象棋最高水平的代表者。

大约在1974年秋季,我结识了一位在高密市人民银行工作的姓程的同事。当时45岁的他,为人稳重,说话办事有条不紊。他告诉我,从9岁起,他便按照父辈的要求,有了两项坚持不懈的爱好,一是打太极拳,二是下中国象棋,多少年来从未间断。据说打拳可以健身,下棋可以健脑。因此,他的身体很好,棋艺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据说曾在一次比赛中取得过全省第3名的成绩。成为朋友之后,他提出要收我为徒,学习下棋。当时我想,我在银行工作,不能靠下棋生活,还得靠工作生活,就笑着拒绝了这一要求。后来,我一直对这位先生心怀歉意。其实学习下棋并不一定影响工作,相反,如果处理得好,也许可以相互促进的。20年后的一天,借到高密开会的机会,我还专门到他家进行了拜访。这时他已退休在家、享受天伦之乐了。

《体育报》和其他报刊有时会刊登一些“象棋残局”,我对这些残局很感兴趣。这些残局中往往变幻多端、暗藏陷阱,看似简洁可杀,其实复杂多变,必须全面分析各种走法,才能找到正确的途径,而一旦找到了这种途径,就可收获到一种特殊的快乐。

记得1979年秋季的一天,《农民日报》刊登了一位姓唐的作者提供的名为“乘胜而入”的象棋残局,经过认真研究之后,我找到了弃子快速取胜的答案。几天以后,报上公布了残局作者的答案,大约走了13步棋才能取胜,而我演示的方法只需9步即可取胜。残局取胜贵在简捷,能快胜而慢胜就是败笔。于是,我随即起草了一篇“‘乘胜而入还有速胜之法”的文章,连夜寄往报社。几天之后,报上刊登了我的文章,编辑同志还专门写了一封致歉信。其实,这本来就是一场游戏,这样做有些小题大做的意思。

计算机技术的兴起,开始了人与电脑对弈的新时代。曾经看过这样的报道,计算机专家将世界上几位最高水平的国际象棋的对弈实例输入一台名为“深蓝”的电脑之中,然后几位国际象棋特级大师与“深蓝”交手,两次比赛的结果是,一次大师胜,一次电脑胜。

中国象棋的电脑系列也很有特色,专家设计的电脑棋艺水平,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棋手与电脑交手,一般先从初级开始,然后逐次升级,到了高级水平,一般选手是很难战胜电脑的。

通过与电脑下棋,我得出了两个结论:一个是电脑一般不会犯一些十分低级的错误。人与人对阵,不论水平高低,有时因意外疏忽,可能出现意外丢子而本人没有察觉的明显失误,只不过低水平选手明显失误多,而高水平选手明显失误少而已。可是电脑决不会出现明显失误,它决不会出现无缘无故丢车舍马的低级失误。

第二个结论是,电脑不会犯同样的错误。有一次,我在与电脑下棋时,走了一步后面暗藏陷阱的棋,可能电脑没见过这种走法,没有意识到后面存在的风险,结果吃了大亏。接着,第二盘交手时,我又故技重施,结果被电脑识破,它进行了恰当的应对,使我的计划没有第二次得逞。这说明,每局交手之后,电脑都会进行分析,找出失误的原因,从而在今后的实践中避免同样的失误。从这一点来说,电脑确实 比人高明多了。反观社会上的某些人,明知前面是可以致人于死地的深渊,明知不久前有人坠入过深渊,却接二连三、前赴后继地向深渊走去,不断地重复着前人已经犯过的错误。

互联网上的“联众世界”,以及后来陆续出现的许多象棋软件,给许许多多的游戏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可以与电脑或者真人进行互不见面较量的平台。而象棋游戏,也是按分晋级、捉对厮杀、十分有趣。在与一些对手搏杀过程中,深知不乏高手参与其中。如果认真对待,善于总结提高,自会有所收获。

“联众世界”中的“10分钟快棋”,大受许多喜欢下快棋人们的欢迎。这一项目规定,每局棋中,各方用时最多10分钟,超过判负。开战后,棋手必须快速决策,快速行棋,否则,一旦超过时间,即使大占优势,也只能接受失败的苦果。而本人平常下棋即反应迅速,因此在快棋比赛中很占优势。综观所有取胜战例,除大部分是靠实力拼杀之外,也有一些是靠对方耗时过多而致胜。

年过花甲之后,有了更多的赋闲在家的时间。为了锻炼身体,有些人选择了打球,有些人选择了跑步,有些人选择了爬山,有些人选择了游泳。我则除了必须完成的帮助看孩子和一些家务活动,更多地则是选择了散步与下棋。许多人不知道,下棋也是一项体育活动,象棋竞赛规则就是国家体委制定的。

棋坪有限,其乐无穷。学习下棋吧,下棋不仅可以锻炼大脑,可以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而且可以结交朋友,增加生活的情趣。不下棋怎能知道什么是“别马腿”,什么是“塞象眼”,什么是“马后炮”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岁月感怀2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