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斗彩瓷器鉴定方法及未来市场空间

标签:
雍正斗彩鉴定雍正斗彩鉴定方法雍正斗彩市场空间雍正斗彩值钱吗雍正斗彩价值 |
斗彩瓷,是以斗彩为主要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斗彩又称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一种瓷器装饰手法。斗彩瓷于明代成化时期(1465-1487),由江西景德镇窑创烧。其以纹饰新颖,色彩淡雅而名重于世,斗彩瓷的烧成是我国陶瓷工艺史上的重大成就,为后来彩瓷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斗彩既不同于釉下青花的装饰,也不同于釉上五彩,釉上粉彩,釉上珐琅彩和素三彩等釉上彩绘的装饰,它是将釉下青花和釉上五彩相结合,一同装饰于同一件瓷器面上,形成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相互争奇斗艳的艺术表现力。
雍正王朝的斗彩瓷器另一个特点,就是不惜工本、竭尽全力地模仿、仿制成化的斗彩瓷器。这些仿古瓷器在目前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中,除个别品种外,都能与院藏的成化斗彩瓷器相对证。清代雍正《档案》中多次记载了雍正官窑为成化斗彩盖嫩补配峭盖的事情,这些补配的罐盖与原器无论是色彩还是形状都十分接近。雍正斗彩仿成化斗彩鸡缸杯、天字罐、洞石花蝶罐等有些几乎可以乱真。
斗彩是一种将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彩瓷工艺。它先在胎上用青花画好图案上釉入窑烧成,再在上面加以彩绘,二次入窑烧成。斗彩的施彩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填彩,即在已勾好的青花花纹轮廓线内填入各种彩料;二是拼彩与斗彩,即用彩料与釉下青花配合拼斗成图案。
雍正瓷器有什么特征,该如何鉴定?
1、瓷土经过淘洗后胎色较白,紧密坚硬但不如明成化斗彩瓷那样晶莹、脂润、且胎壁较厚。与明成化瓷相比清雍正斗彩瓷胎略显粗糙。
2、施釉较肥厚,但釉略青如(白中闪青)。
3、填彩方面往往填到青花轮廓以外,有时填彩较为呆板。
4、底足胎釉交接处有较浅的氧化铁炒米色,但比明成化斗彩瓷略深一点。
5、清代雍正时期,斗彩工艺高度发展,是继明成化以来的第二个高峰期。雍正斗彩在康熙斗彩的基础上,工艺更为精湛,无论是造型还是色彩的搭配,均达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雍正仿制成化斗彩噐十分成功,瓷业极为发达,民窑亦不例外,民窑斗彩烧造成就也很高,但较官窑相比仍有差距。
胎釉:雍正斗彩胎土选料精细,淘洗、制坯工艺有了很大提高,烧制温度适度,故胎体白净细润,胎薄体轻,釉质温润,光洁如玉。雍正斗彩民窑胎体匀细,光洁细润,釉面坚致莹亮。
彩绘:雍正斗彩色彩丰富,有红、黄、绿等十几种。
款识:
市场行情不断上涨。从1997年开始,随着清三代瓷器逐渐占据瓷器拍卖市场的主流地位,雍正瓷器就携手康熙、乾隆瓷器在纽约、伦敦、香港及内地市场大出风头,身价逐年看涨。据不完全统计,从2000年至今的拍卖市场,成交价在1000万元以上的雍正瓷器就有25件之多。短短的13年王朝,使得雍正官窑瓷器成为清三代瓷器中最稀缺的投资品种,因而自然能频频创出天价。一位资深藏家认为,有清一代,雍正瓷器是最完美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构思别致,每件器皿都有多种式样,可以说厚重古拙与轻盈秀丽兼而有之,因此颇得藏家赏识。综合雍正瓷器的制作水准、存世量及其与乾隆瓷器的价位差来讲,尽管目前雍正瓷器价位已不算便宜,但其仍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正如前文中的介绍,雍正这一朝代虽然只有十三年,但制瓷工艺和成就却达到了清代官窑的顶峰。其质量之精美,花色品种之丰富,艺术水准之高超,都是清代其他各朝所无法比拟的。步入清代盛世的雍正一朝,为时虽仅十三年,但制瓷工艺却发展到了历史上的新水平,某些品类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前后两朝。此时,景德镇瓷业工人技术水平较康熙时期又有所提高,更加注重制瓷质量,博采众长,精益求精,从而迅速把清代瓷业生产推向工艺精良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