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水调歌头·咏志(湘潭谭清文)》

2025-04-26 08:59:10
标签: 情感 诗词 文化

             《水调歌头·咏志》全文如下:

      花季随开放,岁月我常谋。 诗词回味,与时俱进逐风流。 犹忆寒窗十载,多少儿时光景,总算不言愁。 何必羡苏轼,黄鹤亦登楼。  ‌

      春去也,贤人念,莫回头。 白居易老,长恨卖炭世间留。 骚客托思志远,相伴情歌绝唱,梦寐自追求。 凑兴华章里,意境主沉浮。

      ‌格律对照‌(正体): 中中中中仄,中仄仄平平。 中平平仄,中中平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中中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中中中,中中仄,仄中平。 中平中仄,中仄中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DeepSeek-R1满血版 回答完成,《水调歌头·咏志(湘潭谭清文)》是一首以传统词牌为载体的现代创作,收录于百度文库等平台,作品通过古典韵律表达个人志向与时代精神。以下为词作解析: 一、内容主题 ‌人生志向‌ 词中“花季随开放,岁月我常谋”等句,展现作者对青春岁月的珍视与人生规划的积极态度,核心围绕个体成长与理想追求展开1。 ‌历史观照‌ 通过“何必羡苏轼,黄鹤亦登楼”“白居易老,长恨卖炭世间留”等历史人物与典故的化用,将个人情怀与传统文化相联结,体现对前人精神的继承与突破1。 ‌时代共鸣‌ “与时俱进逐风流”“相伴情歌绝唱”等表述,融合现代语境,反映当代人对诗意生活的向往与精神自由的追求1。 二、艺术特色 ‌格律严谨‌ 全词严格遵循《水调歌头》正体格律,例如上下片对应句式的平仄安排与押韵规则,均与词牌传统格式一致1。 ‌意象交融‌ 以“春去也”“骚客托思”等古典意象为基底,叠加“意境主沉浮”等现代哲思,形成时空交错的审美层次1。 三、创作背景 该作品发表于2022年8月,是湘潭诗人谭清文系列词作之一。作者擅长以传统词牌书写当下题材,如《水调歌头·登黄鹤楼咏怀》6、《沁园春·咏诗意人生》7等,均延续了相似风格,即古典形式与现代主题的结合16。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搜索全网28篇资料 《水调歌头·咏志》通过古典词牌与现代主题的结合,展现了作者多层次的复杂情感与精神追求,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四方面: 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词中“花季随开放,岁月我常谋”“与时俱进逐风流”等句,以明快笔调表达对青春岁月的珍视与人生规划的主动性,传递出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1。这与苏轼《水调歌头》中“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一脉相承,但更强调个体在时代中的主动作为56。 二、‌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通过“何必羡苏轼,黄鹤亦登楼”“白居易老,长恨卖炭世间留”等典故,作者既表达对传统文人的敬意,又以“不羡”的视角凸显超越前人的自信1。这种情感张力与苏轼词中“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相似,但更注重在历史坐标中定位自我价值16。 三、‌时代精神的个性化表达‌ “骚客托思志远”“意境主沉浮”等句,将古典意象与现代哲思融合,既延续了苏轼“千里共婵娟”式的超然境界,又以“相伴情歌绝唱”等表述呼应当代人对诗意生活的追求13。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展现出对个体精神自由的强烈向往14。 四、‌矛盾情感的平衡与升华‌ 词末“春去也,贤人念,莫回头”“梦寐自追求”等句,既流露对时光流逝的怅惘,又以“不言愁”的洒脱消解矛盾,最终达成豁达与执着的统一1。这种情感结构与苏轼“悲欢离合”的辩证思考异曲同工,均体现“从苦闷走向旷达”的精神升华67。 综上,该词情感内核可概括为:‌以古典形式承载现代人的精神探索,在历史回望与时代奋进的交织中,完成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诗性确认‌。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