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庆——教学设计《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18-01-15 15:44:47)
标签:

杂谈

分类: 2017小课题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明确指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人文性凸显的课文,如何将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体现语文课的特点?本课通过引导学生与文本的碰撞交融,形成一种深深浸润在文化之中的开放的语文课堂。通过学生的情感体验,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本性;运用字词句的教学,展示语文的工具性;而阅读又使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了人们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过程,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以及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学习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并在学习中实践。

3.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生阅读感悟,搜集与整理、运用资料结合起来,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使学生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梳理思路

1.今天继续学习21课《圆明园的毁灭》,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并教学“毁”字。

2.梳理思路,回顾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哪几自然段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那几自然段写圆明园的毁灭?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对上节课内容的回顾,也是这节课学习的基础,让学生通过抓住课文主线,再次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

二、精度课文,感受奇迹

过渡: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圆明园看一看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二到四自然段,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圆明园的辉煌的?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一)品词读文(第二段)

1.圆明园的布局有什么特点?你能用第二自然段当中的一词来概括吗?(众星拱月)请谈一谈这是一种怎样的格局?

( PPT展示图)

资料补充:康熙末年圆明园出间到雍正时期已形成基本雏形到乾隆年间由于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对江南的风景宝物特别钟爱于是又建造了长春元和万春园面积达160,000平方米相当于450个足球场那么大坚果150年的工匠们精心的修筑才形成了众星拱月的格局这不由得让

我们惊叹这真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2.什么是举世闻名? ( PPT出示“举”在字典当中的四个含义并选择正确含义,用其他的含义组词)

(设计意图:通过品读词语、补充资料感受圆明园的布局巧妙,通过品词读句来理解课文内容,也是高年级阅读理解的训练点之一,同时也展示了语文的工具性特点。)

(二)读文仿写(第三段)

过渡:那么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到底有怎样的建筑呢?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1.请一名学生读第三段,其他同学听,你读明白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2.学生交流

A.景致多样(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并板书)

B.手法(有大的有小的,热闹的宁静的,现实中的想象中的,民族的西洋,这种互衬。“有……也有……;有……还有……”的句式。)

过渡:不去江南便知江南井不去国外便知西洋楼,这样一座美轮美奂的圆明园但我们漫步其中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3.那么你能不能像作者这样,向来自长安区各个学校的的老师展示一下我们的长安一小( PPT出示句式小练笔)

一小的校园中,有 ,也有 ;有 ,还有 。漫步校园内, 。

温馨提示:仿句式,用互衬。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体会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与此同感悟文章写法,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任务之一,不光要能读出写法,还要加以运用,训练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体现语言文字训练点。)

三、读中悟情(第四、五段)

1.这样美轮美奂的圆明园他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一读:读出文物之多

二度:读出文物之珍贵

三读:读出骄傲自豪

(设计意图:以读代讲,在读中体会圆明园中文物之珍贵,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骄傲,热爱之情!)

2.怪不得说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相关资料你还能从你的资料中整理出补充说明圆明园昔日辉煌的资料吗?请你用笔在你的资料中画一画,勾一勾

A.同学交流,并谈感受。

B.教师小结:(我们不光要学会收集资料,还要学会根据课文根据需要整理资料)

(设计意图:运用课外资料的补充,使圆明园的辉煌在脑海中丰富起来,培养学生针对性的运用资料理解重难点,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3.孩子们很遗憾的是刚才我们在课文中读到的这座布局巧妙建筑宏伟文物珍贵的恍若月供的圆明园已不复存在时间确定搁在1860年10月的这一天(PPT展示视频)

1.看完视频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你能带着你的感受来读一读第五自然段吧,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2.小组交流(你带的什么感情读的?从哪些词语读出来的?)

3.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了灰烬,怪不得作者一开篇连用两个“不可估量”来形容这场浩劫,让我们再次来看一看题目《圆明园的毁灭》,写的是毁灭,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篇幅来写昔日的辉煌呢?

A.学生自主合作交流

B.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把对侵略者的野蛮行径的控诉融入朗读,借文语,表己情,体现语文课的特点)

三、升华主题,交流抒情

孩子们到我们今天走出圆明园,圆明园的毁灭仅仅是个损失吗?英法联军,还有后来的八国联军他们用中国人自己发明的指南针指引着他们不远万里驶入中国的领海,用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制成枪支炮弹屠杀我们中国人,逼迫清政府签下不平等条约,这仅仅是损失吗?看着这劫后的圆明园,我们仿佛听到他百年的诉说,当我们再次站在这残垣断壁前我们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

1.学生交流

2.老师总结:忘记历史就是一种背叛为了让火烧圆明园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让我们时刻记住: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设计意图:学习的目的不是停留在仇恨上,更重要的是唤起学生的思考,课已停而思考无尽。)

四、作业

1.背诵《圆明园的毁灭》第3-4自然段。

2.继续搜集相关资料并整理(图片、视频、文字)了解旧中国曾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