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安区特殊教育学校《生活语文》校本教材使用情况总结

(2018-09-05 08:58:52)

长安区特殊教育学校《生活语文

校本教材使用情况总结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殊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在“融合教育”、“全纳教育”等理念的引导下,特殊教育从传统的、隔离的走向现代的、开放的,并形成了以特殊教育为骨干,随班就读为主体的格局。当前在特殊教育从数量发展向质量发展调整的阶段,以“生活质量”为导向的支持性教育正成为我国现代特殊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教育是面向未来、影响未来的事业,这既是对国家而言,对每个受教育者来说也是如此。

长安区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儿童实施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是为补偿其生理和心理缺陷,使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基础知识、一定的生活能力,为他们适应社会生活奠定基础。从智障儿童发展的可能性来看,他们很难成为知识型的人。所以,能让儿童更好的适应社会,适应生活,树立自信,感受获得成功的自我满意度,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提高生活质量。这些不仅是他们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也是我们教育一线教师所面对的教育重点。针对这一问题,我尝试编制了《培智学校三年级生活语文》,从孩子的认知,感知等各个方面切入问题

  一、使用校本教材的收获

   培智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没有来自任何方面的压力,因为我们的一切教育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能够生活自理,将来到社会上能够独立生活,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确实进步很大,三年级班主任:“我们班使用的,校本生活语文教材,因为更加贴近生活的实际,完全按照学生的日常生活来编写,学生更加感兴趣,学习理解、使用更加方便。学校门口的菜市场、老师、学生家里的小动物、春游公园里的小鱼、小兔,都是学生在生活中看到过,再次用文本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同时也获得了成功体验。家长也非常支持,学生回家之后也能再次复习。学校、家长的支持,这些都是校本课程实施得天独厚的优势。

   通过三年级生活语文校本课程实施使学生和教师都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发展。经过培训,全体教师对校本课程有了初步认识,教师们已经有了明显的校本课程意识,而且多数教师正在进行校本课程研究开发。

二、校本课程实施遇到的问题

  
1
、校本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课程是一个系统,无论是一学科编排、活动编排、或综合编排,都要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由易到难,因为知识本身总是有一定系统的。我们要尊重知识本身的规律,尊重学生发展的规律。在使用了生活语文校本课程之后发现,校本课程开发目前来看,灵活性有了,实用性有了,但还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2、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主体有局限性。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然而,培智学校的教师工作本身就比较繁重,在工作日从事校本课程开发的时间有限。相当数量的教师只能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开发校本课程。这种疲于应付的状况,不利于教师认真研究学生和教学,势必也会影响校本课程的质量。其次,由于目前我国培智学校大部分教师的知识结构、文化素养以及综合素质还不是很高,难以胜任全员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活动。


三、校本课程实施对策

1、课程实施过程以“满足学生的生存发展需要”为本,重视差异性。针对残疾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别化训练”把为了“学生的生存”确定为校本课程实施的主题,这一理念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生存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同时为校本课程本身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可能。

2、提升教师素质和业务水平。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决定了人才,人才决定了国家的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以现有的教师研发能力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这也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一大障碍。仅仅依靠教师对校本课程实施的经验型摸索还不能够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的学习。在培训学习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

在今后的课程改革和实践中,仍然有许多亟待深入了解的领域,例如如何满足不同类型的智障儿童的教育需要,如何改进课堂教学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实践研究与探索。

                                            赵薇

20186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