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研究》 开题报告
(2017-12-13 23:30:34)
立项号 |
2017XKT—ZXXX010 |
课题名称 |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研究 |
负责人 |
杨德梅 |
所在单位 |
西安市长安区教师进修学校 |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信息技术课程实践性强,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这种兴趣往往保持不能长久,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让学生产生长期学好信息技术的动力。 信息技术课程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教师教学理念更新速度缓慢,教师在课堂中不能体现自身的主导性,学生主体作用不明显。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使教师更有效的引导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境、设置任务,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造力,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模式。 本课题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指导之下,从教学模式的角度上对信息技术课程进行研究探讨,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开展,优化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研究,以期达到对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培养提供教学指导。 |
||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是一种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是一种探究式学习方式,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教学最终目标是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本课题研究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主要针对的范围是中学信息技术课程。课程主要设计思路是“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评价任务”。在教学中注重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教师合理设定任务,帮助学生分析任务,督促学生完成任务,并给予评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
一、本课题划分四个阶段实施研究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7年12月-2018年1月,由杨德梅老师负责) 1、通过大量阅读相关文献,调查、摸排收集资料,掌握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我校学生中的实际使用效果,进行初步课题策划。 2、研究小组成立,确定研究课题。 3、组织小组成员,确立研究的方向,方法,制定计划,分工合作。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8年1月-3月)
1、确定长安区大学区基层学校名单,选取4-5所学校进行研究。 2、组织小组成员参与赛教和展示交流工作。(赵峰、聂峰老师负责) 3、撰写报告总结。(李慧老师负责) 第三阶段:研究阶段(2018年3月-6月) 1、收集,整理资料(杨德梅、王冬花老师负责) 2、组织课题组与专家交流探讨(李慧、聂峰老师负责) 第四阶段:结题阶段(2018年7月,由课题组全体成员共同研究完成) 1、全面总结归纳研究情况,撰写阶段总结和结题报告 2、申请结题,迎接专家评委审核评估。 二、本课题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及大学区存在的教学情况,了解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求能够科学有效的开展研究; 2.理论分析法:结合新课程理论及课程素养培养要求,通过理论分析的方法提出适合大学区信息技术课堂实际教学情况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 3.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大学区内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对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建立提供经验数据。 4.案例分析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选取某个具有代表性的教学内容或对象,进行基于任务驱动模式的课程设计,并听取校内校外教师及专家对具体教学环节的点评和指导,对呈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归纳总结,促进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作用的最大发挥; 5.访谈法:对大学区内信息技术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对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认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改进的方面,为中学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提供经验数据。 |
||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
本课题成果的预期: 1. 2. 3.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培养。 本课题成果呈现方式 主件:课题结题报告。 附件: 1.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及中期报告; 2.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方案; 3.相关教学论文的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