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语(注)》---儒行解第五(原文及翻译)
(2017-06-30 21:55:46)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孔子家语 |
儒行解第五
孔子在衛,冉求言於季孫曰:「國有聖人而不能用,欲以求治,是猶卻步而欲求及前人,不可得已.今孔子在衛,衛將用之.己有才而以資鄰國,難以言智也,請以重幣迎之.季孫以告哀公,公從之.孔子既至,舍哀公館焉.(就孔子舍)公自阼階,孔子賓階升堂立侍.公曰:「夫子之服,其儒服與?」孔子對曰:「丘少居魯,衣逢掖之衣.(深衣之褒大也)長居宋,冠章甫之冠.丘聞之,君子之學也,博其服以鄉,(隨其鄉也)丘未知其為儒服也.」
幣----币,bi,本义:用来送人的丝织品
。转义:剩余、残余。(为体现物有所用,避免浪费财物的精神而)赠送别人的剩余布帛,用作礼物的丝织品。引申义:作为赠礼的车马玉帛等一切值钱的财物。币,帛也。——《说文》阼階---zuò
jiē 阼阶 东阶。賓階----bīn jiē-宾阶
西阶。古时宾主相见,宾自西阶上,故称。逢掖----古代读书人所穿的一种袖子宽大的衣服。“逢,犹大也。大掖之衣,大袂禅衣也。孙希旦集解:“逢掖之衣,即深衣也。深衣之袂,其当掖者二尺二寸,至袪而渐杀,故曰逢掖之衣。”掖,腋下;袪,袖口。
孔子回到鲁国,住在鲁哀公招待客人的馆舍里。哀公(到孔子住的馆舍)从大堂东面的台阶走上来迎接孔子,孔子从大堂西面的台阶上来觐见哀公,然后到大堂里,孔子站着陪哀公说话。
鲁哀公问孔子说:“先生穿的衣服,是儒者的服装吗?”孔子回答说:“我小时候住在鲁国,(因此习惯)穿的是宽袖的衣服;成年以后,(曾经在我祖先的国家)宋国居住,(宋国是殷人之后,用玄冠)戴的是缁布做的礼冠。我听说,君子学问要广博,穿衣服要随其乡俗。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儒者的服装。”
僕-----[pū]
仆(1)会意。从人,从菐,菐亦声。“菐”意为“外皮”。“人”与“菐”联合起来表示“起到皮肤般作用的人”、“替主人遮风挡雨的人”。本义:替主人奔波办事,承受日晒雨淋的人.
旧时对自己的谦称。媿----[kuì] 愧
(形声。从心,鬼声。本义:因有缺点﹑错误或未能尽责等而感到不安或羞耻。)
鲁哀公让人设席,孔子陪坐在旁边,说:“儒者如同席上的珍品等待别人来采用(儒者能说清楚先王治理天下的道理可让人来采用政治),昼夜不停地学习等待别人来请教,心怀忠信等待别人举荐,努力做事(力行仁義道德)等待别人录用。儒者自修立身就是这样的。
儒有委之以財貨而不貪,淹之以樂好而不淫,劫之以眾而不懼,阻之以兵而不懾;(阻難也以兵為之難)見利不虧其義,見死不更其守;徃者不悔,來者不豫;過言不再,(不再過言)流言不極;(流言相毀不窮極也)不斷其威,(常嚴莊也)不習其謀;(不豫習其謀慮)其特立有如此者.儒有可親而不可劫,可近而不可迫,可殺而不可辱;其居處不過,其飲食不溽;其過失可徵辯,而不可面數也;其剛毅有如此者.儒有忠信以為甲冑,禮義以為干櫓;(干楯也櫓大戟)戴仁而行,抱德而處;雖有暴政,不更其所;其自立有如此者.儒有一畝之宮,環堵之室,(方丈曰堵一堵言其小者也)蓽門圭窬,(蓽門荊竹織門也圭窬穿牆為之如圭也)蓬戶甕牖,(以編蓬為戶破甕為牖也)易衣而出,(更相易衣而後可以出)并日而食;(并一日之糧以為一食也)上答之,不敢以疑,(君用之不敢疑貳事君也)上不答之,不敢以諂;其為士有如此者.儒有今人以居,古人以{尤旨},(稽同)今世行之,後世以為楷,(法也)若不逢世,上所不受,下所不推;詭諂之民,有比黨而危之,身可危也,其志,不可奪也;雖危起居,猶竟信其志,乃不忘百姓之病也;(起居猶動靜也竟終也言身雖危動靜猶終身不忘百姓)其憂思有如此者.
懾---慑
shè(旧读zhé,台湾亦保留此音)
(形声。从心,聂声。本义:恐惧)慑,失气也。--《说文》柔气不慑。--《礼记·乐记》。注:"犹恐惧也。"则志不慑。--《礼记·曲礼》。注:"犹怯惑也。"極----极
jí 1. (形声。从木,亟声。本义:房屋的正梁) 极,栋也。——《说文》。按,在屋之正中至高处。古同“亟”,急。.
古同“殛”,杀或罚。溽----rù 湿润;闷热:蓽門圭窬----同“筚门闺窦”bì mén
guī dòu。柴门小户。喻指穷人的住处。 筚门 : .荆条竹木编的门。又称柴门。常用以喻指贫户居室。 圭窬 :
.犹圭窦。墙上的小门。借指穷人家的门户。窬----:dōu
yú 通“逾”。从墙上爬过去
窬,逾墙曰窬。——《字汇》蓬戶甕牖----蓬户瓮牖_:péng hù wèng yǒu
:用蓬草编门,用破瓮做窗。指贫苦的人家。
儒有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幽居而不淫,上通而不困;禮必以和,優游以法;慕賢而容眾,毀方而瓦合;(去己之大圭角下與眾人小合)其寬裕有如此者.儒有內稱不避親,外舉不避怨;程功積事,不求厚祿,(程猶效也言功效而已不求厚祿也)推賢達能,不望其報;君得其志,民賴其德,苟利國家,不求富貴;其舉賢援能,有如此者.儒有澡身浴德,(常自潔淨其身沐浴於德行也)陳言而伏;(陳言於君不望其報)靜言而正之,而上下不知也;默而翹之,又不急為也;(言事君清靜因事而止之則君不知默而翹發之不急為所以為不為)不臨深而為高,不加少而為多;(言不因勢位自矜莊)世治不輕,世亂不沮;(不自輕不自沮)同己不與,異己不非;其特立獨行,有如此者.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諸侯,慎靜尚寬,底厲廉隅,強毅以與人,博學以知服;雖以分國,視之如錙銖,(視之輕如錙銖八兩為錙)弗肯臣仕;其規為有如此者.儒有合志同方,營道同術,並立則樂,相下不厭;久別則聞,流言不信,義同而進,不同而退,其交有如此者.夫溫良者,仁之本也;慎敬者,仁之地也;寬裕者,仁之作也;(動作)遜接者,仁之能也;禮節者,仁之貌也;言談者,仁之文也;歌樂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儒皆兼此而有之,猶且不敢言仁也;其尊讓有如此者.儒有不隕穫於貧賤,(隕穫憂悶不安之貌)不充詘於富貴;(充詘踊躍參擾之貌)不溷君王,不累長上,不閔有司,故曰儒.(溷辱閔疾言不為君長所辱病儒者中和之名)今人之名儒也,忘常以儒相詬疾.」(詬辱)哀公既得聞此言也,言加信,行加敬.曰:「終歿吾世,弗敢復以儒為戲矣.」
毀方而瓦合----毁去棱角,与瓦砾相合。喻屈己从众,君子为道不远离于人。程----chéng(形声。字从禾,从呈,呈亦声。"呈"本指"治所"、"都邑"。"禾"指"谷物"。"禾"与"呈"联合起来表示"运送谷物到治所"、"在国都粮仓门口称量谷物"。
本义:远距离运送谷物到都邑王仓,并称量登记造册入仓。引申义:1.里程、距离。底厲廉隅----砥厉廉隅
dǐ lì lián yú
指磨练节操。廉隅,棱角,比喻指方正的操守。隕穫---yǔn
huò 陨获,丧失志气。溷----hùn ("混"的异体字)
(形声。从水,圂(hùn)声。本义:混浊)溷,浊也。――《广雅·释诂三》閔--闵[mǐn] 1. 忧忠,凶丧:2.
古同“悯”,怜恤,哀伤。忧虑。 勉力:
鲁哀公听到这些话后,自己说话更加守信,行为更加严肃,说:“直到我死,再不敢拿儒者开玩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