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夯实四基 落实核心素养
(2018-03-06 17:52:0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四基”,即使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即通过数学教学达到以下要求: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四能”是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最好的体现。在现实世界中,有很多问题是蕴含在具体的情境中的,表现的形式并不是直接的数学问题,你能不能看到他里面有数学,或者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这是一个创造性的,或者是一种创新能力。所以说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比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更重要。
一、
1.对“三维”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准确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在数学教学中不但决定着教师“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引导着学生“学什么,如何学”的问题,它是课堂教学的方向标、指挥棒,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进行至关重要。准确确立教学目标,是有效落实“四基”的坚实基础。
2.对“四基”教学内容的落实要找准突破口。首先通过例题设计实现夯实基础知识的功。例题教学是夯实基础知识的重要环节,引领和示范的作用明显。例题的选取和设计要以解决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为核心,例题的分析、解答、归纳要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为归宿。其次通过习题教学实现训练数学基本技能的功效.基本技能包括:运算的技能,推理论证的技能,探究图形变换的技能,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技能等等。
3.新知探究方面要重视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和基本数学思想的形成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手段,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本数学思想的形成是规范学生数学行为的灵魂,是逐步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纽带。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四基”就是使学生成为旧知识的梳理者和应用者、探索新知的方法的实施者、总结和积累基本活动经验的执行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获取“活”的知识,激发其积极探求的欲望,挖掘其内在潜能,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夯实四基,有效落实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四基”可以看作是对学生进行良好数学教育的集中体现,关系到学生的当前学习和长远发展。“四基”应当成为贯穿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一条主线。核心素养与“四基”有密切关系,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离不开核心素养,基本技能的提升也体现核心素养,特别是数学基本思想更是具体在基于核心素养之中,基本活动经验的目的也在于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要将“四基”目标的达成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有机结合,在具体的知识技能的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相关内容所蕴含的数学核心素养,使教学过程更加丰富多样,使“四基”目标获得有效实现,使核心素养有效落实。比如,基于“四基”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感悟:从一些结果出发得到一般结果的过程,从低维空间的结果推断高维空间结果的过程。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帮助学生积累思维的经验,逐渐形成自己的、合理的思维方法。这样的教育模式可能是全新的,既是一种挑战,也给广大数学教师提供了施展智慧和才能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