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色达-2025年9月喇荣寺五明佛学院(下)
贵阳张老者,游览日期:2025年9月19日
喇荣寺五明佛学院座落在色达县洛若乡喇荣沟内,平均海拔3900米,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学院之一,这里的僧舍很壮观,连绵数公里的山谷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木棚屋。谷底和山梁上分布着几座寺庙和佛堂,建筑规模虽都不很大,但装饰考究而辉煌;身披桨红色僧袍的喇嘛和尼姑来来往往,空气中充满生机和祥和气氛。
五明佛学院,伴有万间红房子。这一片令人终生难忘,震撼心灵的红色海洋,数万间绛红色小屋如蜂巢般铺满山谷,层层叠叠,震撼着每一位到访者的心灵,仿佛来到了天上的红色佛国。
僧舍区,建的杂乱无章,房屋式样千奇百怪,有砖砌的,有木头搭建的,还有成型板修建的。僧舍都是自建房,并且是见缝插针,有空地就建。僧侣的吃饭饮水问题都要自己解决。
1865年,仁真德降多吉在此修建喇荣寺。
1980年,晋美彭措上师开始修复喇荣寺,并创办了只有32名学员的学经点。
1987年,班禅支持在此建立佛学院,并亲自题名“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
1997年,四川省宗教管理局正式批准设立“色达县喇荣寺五明佛学院”。
僧众的修行生活:
清苦而规律:僧众的日常修行生活清苦而规律,清晨六点开始诵经,午间席地而坐用简餐,傍晚进行辩经。
严格分隔:男女僧舍严格分隔,即使亲属亦不互访。
自给自足:修行者自己搭建住房,自己解决吃饭饮水问题。
五明佛学院,山那边的草原,犹如一张无边无际的地毯,铺陈在大地上,藏宅星星点点地点缀其中。远处的山峦如同绿色的屏障,护卫着这片丰饶的土地。阳光洒落在草地上,绚丽的花朵在轻风中摇曳,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从坛城到防火瞭望台的路,平整宽敞,鸟语花香,这条路的沿途风景如诗如画,让人不禁陶醉在这片美丽之中。
防火瞭望台,位于佛学院最高处,为最佳观佛学院全景处,景观令人震撼。
五明佛学院是由宁玛派法王晋美彭措于1980年创立的,最初只是一座简陋的木屋,供晋美彭措和他的32名弟子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逐渐发展成为拥上万僧侣的佛学院。
远眺佛学院,你会被那里的氛围所感染。红色的僧舍小房子遍布山野,每一座都承载着信众的虔诚。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一种与众不同的宁静与和谐。
这座佛学院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学院,更是众多佛教徒心中的圣地。在这里,修行的僧侣和尼姑们过着简单而专注的生活。
佛学院的建筑独具特色,山谷上密密麻麻地分布着赤红色的小房子,那是僧侣们的住所。日出时分,他们便会前往佛堂寺庙,开始一天的学习和修行。晚上,他们则回到自己的小木屋,静静地反思和休息。这样的生活周而复始,充满了宁静与专注。
在这里,你不仅能感受到浓厚的佛教氛围,还能见证一种简单而纯粹的生活方式。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真的是一个让人心灵得到洗涤的地方。
远眺红色佛国,连绵红房子如火焰铺满山坡,虔诚诵经声回荡山谷。喇荣五明佛学院的红房子由僧侣亲手搭建,承载着最纯粹的信仰。这里没有商业喧嚣,只有让人心灵沉淀的精神力量。
在瞭望台,鸟瞰五明佛学院似一朵正在盛开的吐火的莲花,佛学院大殿金碧辉煌,僧舍层层叠叠挂在天际,僧侣迈着虔诚的步伐漫步在莲花丛中,好一幅梵音佛国的画卷,让人如痴如醉。
色达的佛学院与常规的寺庙建筑群不同。这里没有宏伟的庙宇来展示什么,而是由僧侣们自发建造的宿舍堆叠而成。这些宿舍没有经过任何规划,完全是自然生长出来的。
五明佛学院,上万座红色僧舍依山而建,宛如一座红色的海洋。这里的人们,无论生活多么艰苦,都能在虔诚与静谧中坚守自己的信念,发愿无我利众。色达五明佛学院不仅是藏传佛教的圣地,更是世界佛教文化的重要贡献者。
连绵数公里的山谷中,密密麻麻的小木棚屋遍布其间,这就是僧舍。谷底和山梁上,几座寺庙和佛堂错落有致地分布着,虽然规模不大,但装饰却非常考究,显得辉煌而庄严。五明佛学院的全景,似一朵盛开的莲花。
喇荣五明佛学院依山而建,成千上万栋红色小木屋密密麻麻地排列在山坡上,远远望去如同红色的海洋。这些红房子全部由僧侣亲手搭建,每一栋都承载着修行者的虔诚信仰。
这里的建筑风格独特,体现了藏传佛教的深厚文化底蕴。无论是寺庙还是僧舍,都透露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
色达佛学院不仅是佛教徒的圣地,也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这里不仅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了解藏族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窗口。无论是信徒还是游客,这里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经幡旗,每当风吹过,经幡便摇曳生姿,似乎在低语着古老的咒语,让人感受到一股来自心灵深处的宁静与力量。
加载中,请稍候......